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解卫品 三甲
解卫品 副主任医师
宿州市立医院 耳鼻喉

耳内奇痒,警惕真菌性外耳道炎!!!

81人已读

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之为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外耳道疾病。很多患者对真菌性外耳道炎缺乏了解,当出现临床症状后还不自知,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困扰。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表现及体征复杂多样,常表现为耳内奇痒、霉菌团堆积后出现耳朵闷堵感,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疼痛肿胀以及流脓、流水等症状。

外耳道狭窄幽深且温暖的环境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主要侵犯皮肤角质层。据文献报道,真菌性外耳道炎致病的真菌以曲霉菌、念珠菌等较为常见,查体可见到外耳道灰白色、灰黄色或灰黑色的块状物堵塞,有时可见真菌菌丝。

真菌性外耳道炎内镜下图片

外耳道内分泌的少量耳屎有一定抑制真菌的作用,当耳道内的环境被破坏,真菌就会找准机会,伺机而入,真菌感染引发的外耳道炎症也随之而来。当出现耳朵闷堵并耳内发痒时,警惕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内镜下图片

病因:

  1. 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如由于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改变了外耳道PH值,有利于真菌的滋生。
  2. 游泳、不当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中耳炎流出脓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真菌得以滋生繁殖。
  3. 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都为真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4. 长期配戴助听器、耳塞可致耵聍排出受限引起堆积,外耳道潮湿,容易引起真菌继发感染。
  5. 近年来,随着采耳店的兴起,人们对耳道的过度清洁,也使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病率增加。

治疗:

针对真菌性外耳道炎,目前主要以彻底清理外耳道堵塞物和局部药物治疗为主。耳内镜下清理外耳道,可更加细微的观察到外耳道及鼓膜的病变,尽可能清除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外耳道真菌病灶;真菌团块及分泌物较多时可用3%的双氧水清洗后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对于治疗效果欠佳的外耳道炎,应及时行分泌物涂片检查及真菌培养,明确有无真菌感染,以免漏诊、误诊。

预防: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可能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生,因此加强预防极为关键。首先减少不必要的挖耳对耳道的损伤,禁用不洁净的工具挖耳,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同时积极治疗外中耳慢性炎症,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勿自行用药,以免症状加重,延误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解卫品
解卫品 副主任医师
宿州市立医院 耳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