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H治疗为何要追求完全生化缓解?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治疗终点包括:生化缓解(铜牌),组织学缓解(银牌),治愈(金牌)。获得生化缓解是治疗首要目标。所谓完全生化缓解(CBR)是指转氨酶和IgG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关于完全生化缓解是否能显著改善AIH临床预后,国际自免肝研究小组发表在最新一期《Hepatology》期刊的研究论文提供了依据。这项研究是基于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回顾性登记网络平台(IAIHG-RR)开展的大型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该研究综合分析了IAIHG-RR数据库1965年至2022年间7个国家38个医疗机构共2559名AIH患者的临床数据。

患者临床特征
这些患者中75%为女性,中位年龄为48岁,27.2%合并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23%初诊时合并肝硬化、18%确诊为重叠综合征(AIH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11%,AIH重叠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 7%)。这些患者接受的AIH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88.2%)、布地奈德(1.4%)、硫唑嘌呤(47%)和“其他免疫抑制”(10.8%)。在10年中位随访期内,发生229例死亡,其中116例与肝脏相关,143名患者接受了肝移植手术。
CBR与临床结局相关性
研究发现,68.5%的患者能在治疗后6个月内达到CBR,另外31.5%的患者没有达到CBR。在开始治疗后6个月内达到CBR的患者20年精算生存率高达91%,明显高于未实现CBR组(61%)。另外,在6个月内实现CBR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比例显著减少,2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的累计发病率仅为19%,而未实现CBR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61%。因此,治疗后6个月时未达到CBR会使进展为肝硬化风险增加3.6倍。此外,进一步分析显示在6个月内未实现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化使患肝硬化的风险增加4.2倍。
肝硬化发生相关的高危因素
多因素分析发现与治疗后仍进展为肝硬化相关的高危因素有3个,分别为治疗开始后6个月内未实现CBR、6个月内ALT未达到正常和重叠综合征(PBC/AIH重叠或PSC/AIH重叠)。
肝脏相关死亡或肝移植发生高危因素
与肝脏相关死亡或需要肝移植显著相关的高危因素有5个,分别为6个月内未实现CBR、6个月内ALT未达到正常化、PSC/AIH重叠综合征、非白人种族、初诊时合并肝硬化。6个月内未实现CBR使肝脏相关死亡或需肝移植风险增加5.7倍。同样,6个月内未实现ALT水平正常化使死亡或需肝移植风险增加2.9倍。
总结:所有AIH患者应争取CBR,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防止进展为肝硬化及其相关的门静脉高压、肝衰竭和需要肝移植等情况。

参考文献:
- 1. Cholankeril, George1,2; Vierling, John M.1,2. The clinical imperative of a complete biochemical response to immunosuppression in autoimmune hepatitis: Close is not good enough!. Hepatology 79(3):p 529-531, March 2024.
- 2. Slooter, Charlotte D.1; van den Brand, Floris F.1; Lleo, Ana2,3 ...; Dutch AIH Study Group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Autoimmune Hepatitis Group. Lack of complete biochemical response in autoimmune hepatitis leads to adverse outcome: First report of the IAIHG retrospective registry. Hepatology 79(3):p 538-550, March 2024.
本文是陈燕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