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骞
张骞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胃肠外科

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与进食建议

135人已读

为什么肠瘘手术后饮食需要注意

肠瘘患者进食时间要比其它正常消化道手术术后进食时间要适当延长几天。究其原因其一,肠瘘肠损伤的肠管水肿较重,愈合时间也长,所以发生再次瘘的机率相对较高;其二,肠瘘患者术前多伴有肠道功能障碍(如:完全性肠梗阻、不全性肠梗阻、肠道部分缺血),术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肠康复治疗。进食过早会发生腹胀或者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反而增加了恢复的时间与费用。

居家如何制定饮食策略

一般情况以7到10天一个阶段,分阶段逐步增加饮食,具体时间要根据术中肠道的水肿与扩张情况决定。进食不代表正常吃饭,因为像肠瘘这类肠功能障碍的病人,初期肠道的吸收和消化功能都是较差的。有的病人损伤范围广,切除的肠段较长,这样吸收功能就更差,更容易发生腹泻。所以刚开始进食时要以特殊营养素为主,例如富含乳清蛋白的营养粉制剂,更容易被吸收,减轻肠道压力。

一开始进食时可以把营养粉加些温水略加稀释,先在2勺子+50毫升温水,2-3小时口服一次,没有腹胀、腹泻症状逐步增加营养粉的量。其实我们对于术后的肠内营养支持建议进行细鼻饲管的持续泵入进行,这样的优点是24小时不间断泵入,总量和速度可以控制,吸收效果好而且不容易腹泻和腹胀,缺点就是鼻咽部不适感,但是相比长期的病痛折磨,这点痛苦又算什么呢?

在口服全量营养粉(30-36勺/天)半个月以后一边进食营养制剂,同时可以加餐一些鸡蛋糕、豆腐脑、粥、稀的细面、拌汤等等流食,逐步过渡。

随着肠功能的逐渐恢复,一般在术后一个月以后逐步添加略稠的食物,但是营养粉剂还是建议长期加餐口服至少半年到一年,因为肠瘘的病人都是经历过多年的营养消耗,所以补充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术后生活方式是防止粘连性肠梗阻频繁发生的重要手段。

即使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饮食,也要按正确的饮食方式进食,应是少量多次摄入,即所谓“少食多餐”。避免肠内容物在瞬间增多,使粘连肠管下坠成角。不宜进食食糜成团的食物,一是尽量少进食不溶性膳食纤维,如韭菜、芹菜、莜面、玉米等,即民间所谓的粗纤维;二是绝对不能进食富含鞣酸的食物,如柿、山楂、黑枣等富含鞣酸的食物。这些食物内的鞣酸会使蛋白质变形并与之形成团块,进入肠腔后不易被消化液消化、小肠的机械运动也不能彻底将其彻底研磨粉碎,容易形成粪石在肠管粘连成角处形成机械性肠梗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粪石性肠梗阻”。

要善于总结适合自己的饮食规律

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结构是不同的,要总结每次发生腹部不适的规律,注意记录每次腹部不适是在进食什么食物之后出现的。中医所谓剖腹术后元气大伤,需要多年才能积聚元气,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强调了安静调养,吃什么不舒服就要引起注意,反复引起不适的食物就再不要去碰它。

保持好的进食习惯:

少食多餐,《素问》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饮食不节制,过多过饱,很容易损伤身体。 能吃是福,善吃是智,少吃多餐,才是远离疾病的秘诀。 将一天可摄取的热量分成五到六餐来吃,每次间隔3小时以上,缓解肠胃道压力,帮助养胃益胃。

营养均衡,《弟子规》中讲:“对饮食,勿拣择。” 饮食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不挑食,尽量营养均衡。 若是营养不足不平衡,很容易危害身体健康,诱发疾病。 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才能保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 营养均衡还能增强免疫力,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有重要作用。

细嚼慢咽,传统中医养生中,饮食讲究“蚁性”。 意思是,要像蚂蚁一样饮少食微、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肠胃压力,促进营养吸收。 充分咀嚼食物也可以锻炼下颚力量,保护牙床和牙龈。 不仅如此,细嚼慢咽还能缓解紧张、焦虑情绪,让人心情愉悦。

记录好自己的排便量

监测自己的大小便量。如果近期进食不好或者造口排量较多,应该及时去就近医院进行化验检查,尿量减少时(<1000ml/24小时)需要及时补液而避免脱水,电解质缺乏需要及时补充,不能因大意而造成恶果!必要时及时和我们联系。

祝愿各位术后病人好好生活,享受家人的关怀与幸福!也希望大家将我们的经验转告病友,让他们少走弯路。

张骞
张骞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