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果体母细胞瘤靶向治疗的突破
松果体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且高度恶性的脑肿瘤,起源于松果体,松果体是大脑中产生褪黑激素的一个小结构。松果体母细胞瘤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 WHO 4 级肿瘤,以其侵袭性、广泛传播的潜力和不良预后而闻名。
临床特征:
松果体母细胞瘤通常会因脑脊液流动受阻而出现与颅内压升高相关的症状,例如头痛、恶心和呕吐。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视觉障碍、睡眠障碍和帕里诺综合征,其特征是向上凝视麻痹、眼睑回缩和会聚-回缩性眼球震颤。这些肿瘤在儿童中更常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传统治疗方法:
- 手术:第一步通常是手术切除,以减少肿瘤块并缓解脑脊液流动阻塞引起的症状。
- 放射治疗:由于软脑膜扩散的风险很高,术后放疗是一种标准治疗方法。
- 化疗:化疗通常与手术和放疗结合使用,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以延迟或减少放疗的需要,因为放疗对发育中的大脑有潜在的长期副作用。
预后:松果体母细胞瘤的预后一般较差,五年总生存率在 30% 至 50% 之间。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的范围、诊断时是否存在转移性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龄。年轻患者,尤其是三岁以下的患者,由于放射治疗在该年龄组中的使用有限,因此预后较差。
靶向治疗的突破为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带来希望
我们团队近期研究发现松果体母细胞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为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带来希望,我们发现松果体母细胞瘤普遍存在γ-H2AX高表达。γ-H2AX是一种DNA修复和细胞DNA损伤响应的关键标志物。它是H2AX组蛋白的一种磷酸化形式,通常在DNA双链断裂(DSB)和其他DNA损伤事件发生后被形成。我们的研究发现,当γ-H2AX高表达时肿瘤细胞对PARP抑制剂敏感。经过基础研究及伦理审批,我们申请了γ-H2AX阳性表达的儿童脑肿瘤运用PARP抑制剂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300076588。
PARP 抑制剂主要针对聚(ADP-核糖)聚合酶 (PARP),它在碱基切除修复 (BER) 途径修复单链 DNA 断裂 (SSB)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我们在PFA型室管膜瘤运用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中PARP抑制剂就体现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被证明是儿童脑肿瘤中一款极其优异的靶向药物。
因此当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肿瘤组织中检测到γ-H2AX高表达即可入组我们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我们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这一治疗方案具有革命性意义,将显著改善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预后,影响深远。
案例分享



本文是余建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