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乐阳
林乐阳 副主任医师
凌源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

眩晕科普第五期:眩晕中的“变色龙”前庭性偏头痛

148人已读

前庭性偏头痛

图片来源网络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指发病时或发病前除有典型的偏头痛症状外,还有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等为症候的一种疾病。VM以女性患者多见,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2.57,是眩晕反复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VM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偏头痛症状外,还有自发性眩晕、位置性眩晕、视觉诱发的眩晕、头部运动诱发的眩晕和平衡障碍等前庭症状。VM发作时持续时间波动很大,可持续数秒至数日。偏头痛可发生在眩晕发作前、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也可以无头痛发作。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乏力、畏光畏声、耳鸣耳闷等轻微耳部症状。常见诱因包括劳累、紧张、情绪不佳、喝茶或咖啡、月经期等。

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V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一、皮质扩散抑制学说:可很好地解释偏头痛先兆的发生。

二、神经递质参与学说: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可能参与。

三、三叉神经血管学说:三叉神经系统与前庭神经系统之间存在联系。

四、遗传学学说:VM与偏头痛相似,呈家族聚集性。

五、中枢信号整合异常:在VM发作期间,颞顶岛叶区域和双侧丘脑代谢增加,提示前庭丘脑皮质通路激活。


图片来源网络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VM诊断标准:1、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72小时;前庭症状包括自发性眩晕(内在性眩晕与外在性眩晕)、位置性眩晕、视觉诱发的眩晕、头部运动诱发的眩晕,头部运动引起的头晕伴恶心。2、既往或目前存在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3、50%的前庭症状发作时伴有至少一项偏头痛性症状:A.头痛,至少有下列两项特点—单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B.畏光及畏声;C.视觉先兆。4、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或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

可能VM诊断标准:1、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72小时;2、符合VM诊断标准中的2或3;3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或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

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与预防

01.生活治疗及患者教育

避免各种诱因,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如保证睡眠、避免摄入可诱发VM 的食物(如含酪氨酸、谷氨酸的食物,红酒等),必要时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合并焦虑抑郁的VM患者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平衡功能。

02.发作期治疗

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眩晕、呕吐等前庭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选用曲坦类药物和前庭抑制剂,可酌情给予镇静剂。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茶苯海明等均具有改善患者急性期的眩晕、呕吐等不适的作用。

03.间歇期预防性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预防性药物是VM治疗的关键,可参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原则。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钙离子拮抗剂、抗癫痫药(丙戊酸、托吡酯),对症治疗药物如天麻素(天眩清)、尼麦角林等。预防性用药治疗时,应注意共病的可能。

04.前庭康复

可明显地减轻VM患者的眩晕程度,控制发作频率。改善主观自我感知能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林乐阳
林乐阳 副主任医师
凌源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