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凤山 三甲
胡凤山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肿瘤科

什么是活检?什么是病理?为什么要做活检?

191人已读

1、什么是活检?什么是病理?

活检就是活体组织检查,使用各种方式取得病变部位活体组织,并进行病理检测的过程。

活检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肺癌的活检方式就有支气管镜、穿刺乃至手术等,食管癌胃癌可以用胃镜,结肠癌直肠癌可以用肠镜等等。

病理的本意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但是在肿瘤科我们常说的“病理”是一个简称,指的是病理报告,也就是取得病变组织之后,经过各种技术处理之后,得到的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病理报告。

活检的最终结果就是病理报告。

2、为什么要做活检?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想要确诊疾病的病理类型,必须要做活检,不做活检就没办法取得病变组织,得不到病变组织,就不能够做病理检查,也就不能准确分辨出肿瘤的具体类型。

活检的最终结果就是病理报告,但是活检的目的不在于一张报告,而是要明确知道疾病的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

所以说,做活检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治疗。

3、怎样取活检更好?

活检的方式多种多样,是不是有损伤小又准确的方式呢?

我们就以肺癌为例,讲一讲肿瘤的活检方式。

肺癌的活检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支气管镜、穿刺、手术等。

支气管镜是最常用的肺癌活检检查,类似于胃镜,下一个管进到肺的支气管中,主要针对的是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镜主要是从支气管的表面取材,取得的病理组织有限,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取出带有癌细胞的组织,需要反复检查才能最终确诊。

穿刺是一种微创的检查方式,主要用于周围型肺癌。穿刺检查的原理就是用一根细针穿过皮肤、胸壁,直接插入到病灶部位,由于针身是中空的,所以可以取得一部分病灶的病理组织。穿刺是有创的检查方式,但是创伤很小,现在常用的细针穿刺的针直径基本都小于0.9mm,甚至不到0.5mm,所以说创伤是很小的,是比较安全的检查方式。穿刺也有一定的缺陷,肿瘤可以长得很大,但是真正癌变的部位可能很小,所以穿刺并不一定能取到癌变的组织,跟支气管镜一样,可能需要多次检查才能最终确诊。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手术,手术取得的病变组织比较完整,所以是最准确的,但是在没有确诊之前是很少会进行手术的,有些患者也不适合手术。

手术、支气管镜和穿刺是临床最常见的取得肺癌病理组织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胸水、痰液和转移部位进行检查。

有些患者在刚发现时就出现了胸腔积液,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抽取胸水来寻找癌细胞,尤其是血性胸水,常常可以发现癌细胞,从而确诊。

痰液有时候也能发现癌细胞,尤其是有咯血的患者,有咯血说明肿瘤侵犯到了血管,一些癌细胞可能会随着带血的痰液吐出来。所以有时候医生会让患者把带血的痰液收集起来,通过检查痰液中的细胞来确诊疾病。

还有一种方式是从转移灶取病理组织,有时候原发病灶取病理组织困难,但是转移灶不一定困难。比如说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就可以通过检查颈部的淋巴结来确诊疾病。

从肺癌的活检方式就可以看出,医生在选择活检方式的时候会以安全性、准确性为前提,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病情,需要的检查方式也不同。所以说没有最好的检查方式,只有最合适的检查方式。


胡凤山
胡凤山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