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卢前
卢前 教学秘书
浙江省肿瘤医院

晚期结肠癌末线放疗+靶免化

90人已读


患者 女 60岁

主诉:结肠癌多发转移多程治疗后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规律治疗控制可。

家族史:无殊。

现病史:

患者2022-06确诊为降结肠癌伴肝、肺、腹膜多发转移,病理腺癌,pMMR。肿瘤标志物正常。

2022-06-13起XELOX方案化疗。2022-06-23基因检测:RAS/BRAF野生,RET扩增,MSS,TPS:0%,CPS:20。

2022-06-27第2周期起加用贝伐珠单抗。疗效评价(第4、8周期后):PR。2022-11MDT:建议继续系统治疗,谨慎考虑手术。患者手术意愿强烈。

2022-11-14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左半结肠癌根治标本)可见少许中分化腺癌残留 (TRG2) 伴淋巴结转移性癌,符合治疗后改变。2022-12-13起行第11周期(术后第1周期) mXELOX+贝伐珠单抗。围术期共行14周期mXELOX+贝伐珠单抗(11次)化疗,疗效评价:缩小SD。

2023-02-15起3次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疗效评价:PD。

2023-04-19起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共2周期,CEA上升趋势。患者治疗意愿强烈,要求提前更改方案,2023-05-17起予伊立替康+爱必妥。7周期后,影像学疗效评价:PR。

2023-08肿瘤标记物显著升高,全腹CT:腹主动脉旁两枚肿大淋巴结,较前明显增大。肝S3强化结节,请结合临床。肺部CT:两肺多发结节,转移瘤考虑;纵膈及左锁骨上窝多发淋巴结肿大。疗效评价:PD。建议改呋喹替尼单药治疗,但患者对呋喹替尼单药治疗方案疗效有顾虑且免疫治疗意愿强烈,结合患者基因检测结果CPS:20。

2023-08-29起外院行3周期呋喹替尼4mg qd+斯鲁利 200mg d1治疗。

2023-09于外院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放疗,具体不详。现患者一般情况可,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拟“结肠癌多发转移”收治入院。

辅助检查:

2023-10-26胸部、上腹部、盆腔CT(增强):降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未见明显增厚或强化灶;膈肌脚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大者长径28mm),考虑转移。两肺多发转移瘤(较大者位于左肺上叶前段,最大径21mm)。纵隔及左锁骨上窝多发淋巴结转移。


2023-10-31肿瘤标记物:CEA:44.11ng/mL,CA199:63.71U/mL。

2023-11-01(US)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性考虑),较大者约24mm*14mm。


治疗依据:

1、Wang Y, et al.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Radiotherapy and Cancer Immunotherapy. Clin Cancer Res. 文献指出放疗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以及免疫治疗对放射具有增敏作用。

2、UNION(NCT04928807)研究,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短程放疗5Gy*5后序贯化免,对照长程放疗后序贯化免,pCR提高至39.8%,提示大分割放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塑,协同抗PD-1治疗,有助于激活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3、MSKCC的二期试验(NCT03122509)以及NCT02608385,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针对转移灶放疗同时,同时联合免疫治疗,照射野外ORR在8.3%-13.2%,提示加强全身治疗的必要性:靶向药物、化疗的加入。

第一轮治疗具体方案:

放疗:GTV包括左肺6枚转移灶,GTV外扩形成PTV。放疗剂量:PTV 25Gy/5F。2023-11-06放疗结束。


综合治疗:XELOX+呋喹替尼+斯鲁利单抗共3周期:2023-11-08、11-29、12-20。

第一轮治疗后影像学评估:

2024-01-05胸部、上腹部、盆腔CT(增强):两肺结节,较前缩小、减少。纵隔淋巴结平扫较前有缩小,后腹膜肿大淋巴结较前有所增大。


2024-01-05肿瘤标记物:CEA:58.07ng/mL,CA199:63.31U/mL。CEA指标较前稍升高。

2024-01-19(US)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性考虑),较大者大小约18mm*13mm*19mm,较前缩小。

疗效评价:PR



第二轮治疗具体方案:

放疗:采用Tomo技术,GTV包括腹膜后肿大淋巴结,GTV外扩形成PTV。放疗剂量:95% PTV 25Gy/5F,。2024-01-20结束。





综合治疗:XELOX+呋喹替尼+斯鲁利单抗共3周期:2024-01-22及02-15、03-07。

第二轮治疗后影像学评估:

2024-03-15胸部、上腹部、盆腔CT(增强):两肺结节,较前增大。后腹膜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左锁骨上、腋下淋巴结、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L1椎体骨质破坏,考虑转移。


2024-03-05肿瘤标记物:CEA:148.00ng/mL,CA199:72.10U/mL。指标较前显著升高。

2024-03-19(US)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性考虑),较大者大小约18mm*13mm*17mm,较前相仿。

疗效评价:PD


1. PMMR/MSS晚期直肠癌单一的免疫治疗很难取得好的肿瘤退缩,放疗+免疫是一个有潜力的突破方向;

2. 常规分割剂量的放疗+免疫,无论同期或序贯,似乎都不能取得好的疗效,大分割放疗序贯免疫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在局部晚期PMMR直肠癌中显示了价值;

3. 放疗的部位、剂量、与免疫的衔接等细节依然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数据。


卢前
卢前 教学秘书
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