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华浅近
华浅近 副主任医师
台州市立医院 放疗介入科

迷你中线导管在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一点文献学习与思考(1)

398人已读

近期偶然和护理的老师交流目前静脉通路装置研究,提及Mini-midline,相关问题值得在思考、探讨,故研读近年国内外研究文献,权作笔记分享。————华浅近.2024/5/19

迷你中线导管(Mini-midline)作为一种新型的外周静脉通路装置,通常使用常规穿刺技术或超声引导下放置在于患者前臂浅静脉、上臂中段深静脉,其导管尖端不超过腋窝,能够满足中短期(1-4周)静脉输液治疗需求。它采用医用聚氨酯制成的,长8-10m,直径为 3-5F。对比其它外周静脉通路装置,它具有操作耗时短、置入和维护成本较低、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以及留置时间较理想等优势。关于迷你中线导管在国外已开展较多临床应用与研究,集中在急诊、围手术期患者以及困难静脉患者中的应用,近年来在儿科患者中的广泛应用也受到关注,而国内目前对于迷你中长导管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尚在起步阶段。

2.jpg


1.迷你中线导管的定义与命名

外周静脉通路装置(PVAD)是临床实践中使用最广泛的静脉通路装置(VAD)。根据导管尖端的位置,静脉通路装置 (VAD) 被定义为外周静脉通路装置或中央静脉通路装置。任何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的VAD 应被视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CVAD) 。根据2023《欧洲关于外周静脉通路设备正确适应证和使用的建议 》:PVAD定义为尖端不在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的任何VAD。 根据其长度,可以将它们分类如下:(a) 短外周导管 (short peripheral catheters,SPC)( <6 cm);(b) 长外周导管 (ong peripheral catheters ,LPC)(6-15cm);(c) 中线导管或“锁骨中”(midline catheters MC) (>15 cm) 。

迷你中线导管作为一种新型PVAD,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LPC,通常为8/10cm规格,直径范围为 3-4F,穿刺后置入前臂或上臂的浅静脉(可触及/可见的静脉或通过近红外可视化)或上臂的深静脉(通过超声引导),尖端始终位于手臂的静脉中,留置时间一般为1~4周,导管的流速由导管规格和长度决定,国内最常见的是8cm(20G或22G)和10cm(18G)2种类型,导管为医用聚氨酯材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迷你中线导管仍缺乏统一命名:在国内有“迷你中线导管”、“迷你中长导管”、“长外周导管”、“长外周静脉导管”、“中线导管” 等, 国外有“long peripheral catheter”、“Minimidline”、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和“short midline catheter”等诸多的命名,易造成概念的混淆。

1.jpg


华浅近
华浅近 副主任医师
台州市立医院 放疗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