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腕月骨坏死怎么办?
近期骨科门诊,经常会接诊手腕疼痛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以为自己是“肌肉劳损”或者“腱鞘炎”或者囊肿未引起重视,直至手腕疼痛逐渐加重,甚至出现手不能抓握的情况才来到医院就诊。一检查腕关节核磁竟被医生告知“月骨坏死”。

通过手掌骨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周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月骨旁边的骨头非常多,它不仅和尺桡骨一起构成腕关节,还和周围许多其他小骨头形成关节。而这些骨头之间,有许多韧带和血管。所以,当月骨周围的韧带和血管损伤,或者相邻骨头传给月骨的应力改变,增加月骨负荷时,在时间的积累下,月骨就很可能逐渐坏死。而当月骨坏死的时候,相邻的其他骨头,甚至整个腕关节都会跟着受影响。 月骨坏死的原因有很多,与月骨周围的血管及尺桡骨变异有关。但外伤是月骨坏死的重要诱因,除了高能量损伤引起骨折之外,长期反复地屈伸手腕,例如吊单杠等动作,手腕里面的小血管逐渐被破坏,也会引发月骨坏死。月骨坏死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只会感到背侧手腕的疼痛,屈伸手腕的时候疼痛加重,因此,很多患者会以为自己只是“肌肉酸胀”或“腱鞘炎”,随着病情进展,严重时可出现手腕顽固性疼痛、手握力下降、腕关节活动受限等表现。最常用的X片。

X片可以判断月骨坏死的程度,有无塌陷,还可以明确月骨相邻的关节是否出现关节炎。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先天性的月骨变异和月骨急性外伤也有类似于月骨坏死的X片表现,这需要专业的医生加以辨别。

核磁共振也经常被用于明确月骨是否存在骨髓水肿,排除早期月骨坏死。有些时候,医生也需使用关节镜来查看月骨关节面的情况。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治疗
对I期或II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患者,可考虑进行保守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包括早期局部制动与夹板固定,中药方剂外敷并配合镇痛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内服以消炎镇痛,对于局部持续性疼痛明显,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患者,可考虑局部药物注射。中后期运用伤科手法并配合针灸,仪器理疗,康复拉伸运动与移动练习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月骨无菌性坏死,保守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且临床疗效并不能完全明确,其治疗的效果有待持续评估。
对于III期以上,症状明显、持续时间长且存在持续性的疼痛或进行性的功能减退,影像学表现明显的患者,则需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主要是:重建月骨血运;降低月骨负荷,减少关节面磨损;骨代替或切除,终末期行腕关节融合以及其他姑息手术。
具体的手术方法较多,包括关节平衡术,桡骨楔形截骨术,尺桡骨中性减压术,月骨血管重建术,月骨假体置换术,.近排腕骨切除术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与方法。
本文是孙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