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勇 三甲
胡勇 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六医院 骨科

致敬专题丨劳动模范㉚——胡勇:守护身体的“顶梁柱”

37人已读


目前,脊柱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成了困扰全世界约10亿人的常见病,甚至是世界上除了感冒以外的第二大流行病。

在鄞州,就有这么一位医生,他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他是2项发明专利和11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者,他更是一名脊柱外科专家,先后帮助超万名患者重拾脊柱健康,他就是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胡勇。

“加强全社会对脊柱健康的关注,推动青少年脊柱疾病预防和筛查,加快自主医疗技术的转化和普及,让患者能够更有尊严地生活,是我们每名脊柱外科医护人员共同的心愿。”20余年的从医生涯,胡勇始终奋斗在脊柱外科临床诊疗和应用研究教学一线,赢得了患者与同行的广泛赞誉。

在脊柱外科领域,上颈椎手术因颈脊髓和颅脑的联系十分紧密,颈脊髓是人体中枢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神经信号传递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损伤就会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

“手术风险大、难度高,被公认为医生的‘手术禁区’。”胡勇说,在国内主流的手术方案设计中,对因由外伤、肿瘤、先天性疾病而造成的上颈椎关节不稳定,通常采用打钉子固定的方法,“虽然这在稳定性方面能有足够的保证,但因为患者关节被完全钉住,造成脖颈回转幅度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康复后的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为了攻克这项“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胡勇带领团队常年奔波在病房、手术室、实验室“三点一线”。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积累的实验数据,胡勇团队与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大学机械学院等单位一起开展了技术攻关。

2018年,胡勇团队完成了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和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重建技术的攻关。作为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这项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诸多奖项和专利。


“病人认可才是最大的荣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胡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胡勇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记者从宁波市第六医院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胡勇年门诊量40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800余人次,年主刀和指导Ⅲ、Ⅳ类手术700余台次,已施行脊柱手术超万台,其中高难度手术占60%以上,优良率达90%以上。

在接诊过程中,胡勇还想方设法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尽可能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节省病人的医药费用。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2020年起,胡勇还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帮助当地群众增强健康理念,同时带动当地脊柱外科学科发展,让更多的患者“挺直脊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胡勇
胡勇 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六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