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于文晓 人已读
一.概念
阴茎勃起由神经、内分泌、血管和海绵体组织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完成,包括神经递质释放、阴茎动脉充盈、海绵体平滑肌舒张、 阴茎静脉闭塞等。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指男性不能持续获得并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是一种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慢性疾病据,全球约 1.5 亿男性受 ED 困扰。
二.危险因素
ED 危险因素众多,涉及年龄增长、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代谢综合征及吸烟、酗酒、高脂饮食及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ED 同时也是机体患其他慢性疾病的一个预警信号,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三.诊断
(一)病史采集:包括性生活史、伴发疾病、手术或外伤史、药物史、不良生活习惯等。
(二)量表评估与分级: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表和勃起硬度评分(EHS)是常用的量化诊断工具,见图。
(三)体格检查
分为常规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常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和整体发育情况等。专科检查的重点为第二性征、 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检查。50 岁以上男性建议行直肠指检。
(四)心血管系统评估:ED 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ED 患者即使诊断时没有心血管疾病症状,也应把它当作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待。
(五)精神心理评估:长期原发性 ED 患者<40 岁,进行精神心理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室检查:进行个体化选择,如血糖、血脂、睾酮水平等。
(七)特殊检查:
1.阴茎勃起功能检测:是通过硬度检测仪实时监测阴茎勃起的硬度和维持时间,通常分为夜间睡眠监测(NPTR)和视听刺激检测(AVSS)两种模式。
(1)NPTR 是鉴别心理性 ED 和器质性 ED 的重要方法,其判断标准为连续 2 个晚上,单次阴茎头部勃起硬度超过60% 的时间≥10 min,即认为是正常勃起。年龄<50 岁的患者平均每晚勃起次数为 2.37 次,而年龄>50 岁的患者为 1.49 次。
(2)AVSS 是在清醒状态下、结合视听刺激进行的无创性功能检查方式,适用于对门诊患者快速初步诊断及评估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情况。
2.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试验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试验(ICI):用于评估阴茎血管功能,一般为前列地尔 10~20 μg 或罂粟碱 15~60 mg,用 27~29 号注射针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注药后 10 min 内测量阴茎长度、周径及勃起阴茎硬度。
阳性反应判定为注射药物后 10 min 内出现Ⅲ级硬度以上勃起,持续时间超过 30 min。反应阳性提示正常的动脉充血和静脉闭塞功能。反应异常则提示需要开展进一步检查。
(2)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DU):用于诊断血管性 ED。评估阴茎内血管功能的常用参数有阴茎海绵体动脉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 和阻力指数(RI)。
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直径>0.7 mm 或增大 75% 以上,PSV≥30 cm/s,EDV≤5 cm/s,RI≥0.8 为正常。PSV< 25 cm/s,提示动脉供血不足;EDV>5 cm/s,RI<0.8,提示阴茎静脉闭塞功能不全。PSV 在 25~30 cm/s,提示供血不足可疑。
3.海绵体血管造影检查:包括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
(1)阴茎海绵体造影(cavernosography):主要用于静脉性 ED 的鉴别诊断。操作方法为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器内灌注造影剂,在 X 线下连续摄片。但由于不能确保阴茎处于完全勃起,静脉漏诊断可能出现假阳性。
(2)阴茎动脉造影(penile angiography):对于 ICI+CDDU 诊断怀疑阴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数字减影阴茎动脉造影(DSPA),可明确阴茎动脉病变部位及其程度,是否存在血管畸形等,并可同时进行球囊扩血管治疗或支架介入治疗。DSPA 主要适用于考虑行血管重建手术的动脉性 ED 患者。
4.早期血管功能评估:
仍在探索阶段,早期血管功能评估旨在尽可能无创、简便的方法检测亚临床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解剖结构和血管舒张功能3个方面的评估。
5.神经检查:
(1)局部神经检查:
1)躯体神经检测:阴部神经诱发电位检测技术相对成熟,能检测从外周到中枢的感觉传导通路和从中枢到外周的运动传导通路。对神经损伤后 ED 有一定应用价值,是目前神经性ED的主要检测手段。
2)自主神经检测:阴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可以检测阴部神经 B 类、C 类神经纤维传导功能,主要应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害的检测。
3)痛、温觉和振动觉神经检测:包括痛觉诱发电位、 定量温度觉检测、定量振动觉检测等,可检测直径 5 μm 以下有髓纤维及无髓纤维介导的痛、温觉,可选择性应用。
(2)中枢神经检查:
对于阴茎勃起中枢功能调控检测较少,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开始尝试应用,但尚未普及。
本文是于文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