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硬化的检查方法,你了解吗?
多发性硬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不及时进行早期治疗,其后果非常严重,很可能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多发性硬化患者很多时候因为不确诊自己的疾病,所以导致多发性硬化病情严重,甚至到后期都不好治疗,对于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来说,除了临床症状外,相关的辅助检查也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多发性硬化的检查方法。
一.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CSF)检查可为MS临床诊断提供重要证据。
1.CSF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数:轻度增高或正常,一般在15×10∧6/L以内,约1/3急性起病或恶化的病例可轻至中度增高,通常不超过50×10∧6/L。约40%MS病例CSF蛋白轻度增高。
2.IgG鞘内合成检测:MS的CSF-IgG增高主要为CNS内合成,是CSF重要的免疫学检查。①CSF-IgG指数:是IgG鞘内合成的定量指标,见于约70%以上MS患者,测定这组指标也可计算CNS24小时IgG合成率,意义与IgG指数相似。
3.CSF-IgG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s,OB):CSF-IgG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bands,OB)是IgG鞘内合成的定性指标,OB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应同时检测CSF和血清,只有CSF中存在OB而血清缺如才支持MS诊断。
二.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等,诱发电位可发现核磁未发现的亚临床病灶。
三.核磁共振检查
MRI检查分辨率高,可识别无临床症状的病灶,使MS诊断不再只依赖临床标准。可见大小不一类圆形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常见于侧脑室前角与后角周围、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或为融合斑,多位于侧脑室体部、脑干、小脑和脊髓可见斑点状不规则T1低信号及T2高信号斑块;病程长的患者多数可伴脑室系统扩张、脑沟增宽等脑白质萎缩征象。

本文是陈伟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