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四朗拉珍
四朗拉珍 主治医师
米林市藏医院 综合门诊

藏医学介绍——树喻图

155人已读

藏医药学的发展,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多年,藏王聂赤赞布提出六个疑点,一位叫孜拉嘎玛跃德的人回答了其中之一,曰:有毒就有药,说明了毒可成药、以毒攻毒的医理。此时还出现了名医杰普赤西,他研制的“吐迥旺日”药丸,也是运用了以毒攻毒的理论;到了4世纪的拉妥妥日时期,采用了寒病热治、热病寒治的治疗医理。此时还出现了著名藏医师通格妥觉坚,他从父亲嘎启比奇处学习了印度医学,丰富了藏医理论和实践。从史料记载看,当时通格妥觉坚这样的医师,已经能够在莫龙衮巴扎的眼睛上开刀动手术;仲年德乌患了毒龙麻风病后,为了避免传染家人,独自居住在地下塘穴之中,说明那个时代的医师及其医疗技术及预防疾病的手段等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公元7世纪

藏医的医药理论和医疗实践相结合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此时藏王松赞干布基本统一了西藏高原,同唐朝联姻修好,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当时有汉地的摩诃弟瓦和尚及西藏的大译师达磨郭卡把文成公主携带的《医法大论》译成藏文并予以厘定,这是藏文译成的第一部汉医医典,可惜此书早已散失,但其精华部分均收辑于西藏的医学名著《四部医典》之中。松赞干布为了藏医的继承和发展,挑选了一部分藏家子弟学习医典,为藏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曼唐-树喻图

《四部医典》后来被第司 桑杰嘉措绘制成彩色医学挂图,藏族称“曼唐”,共80幅,曼唐上的医学理论常用愿望树来形象表达,形象生动,一目了然。


1、生理病理树

第一幅的愿望树有两干,一干表示正常生理,一干表示病态的病理,代表正常生理的树干分三枝,分别表示人体的3大因素、7种物质基础和3种排泄物。3大因素在正常情况下主宰着7大物质基础和3种排泄物的变化,维持平衡,一旦失衡,便导致病理变化。代表病理的树干上的9个分枝及63片叶表达了疾病的病因、途径、规律以及转归、致死的原因等等。

人体三因:隆,赤巴,培根

七大物质:藏医认为,人体内有七种基础物质。这七种物质为食物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被称为人体七精华。

三种排泄物:藏医理论认为人体中除了七精华之外,还存在着三秽物,即粪便、尿液和汗液三种排泄物。在人的生理病理图生理主干七精华的上面绘制的三片树叶表示的就是人体三秽物。

两花三果:这 一部分主要的内容是藏医理论的一种哲学,即长寿之花结出无限安乐之果、健康之花结出虔诚信仰(真理)和财富之果。这虽然是一种原始的朴素哲学观念,但是其 中却蕴含着我们现代的一些观点和理念。我们现代人所认识的财富、安乐,健康、真理、财富之间相互影响制约和生成的关系,在古代的藏医理论中就得到了高度的 认可和体现。

疾病的根源:藏医理论认为贪(贪欲)、嗔(愤怒)、痴(痴呆)是引起人体疾病的总根源,其中贪欲能引起隆病的发生;嗔怒能引起赤巴病的发生;愚痴能引起培根病的发生。

发病的原因:发病的原因包括:季节影响、饮食不当、起居不慎和其他因素四种,其他因素为外力,鬼邪作祟等。

发病的途径:藏医理论认为疾病入侵人体是依靠皮肤、肌肉、脉络、骨骼、脏和腑一次侵入的六个途径,病邪通过这六个途径从表及里,从外到内,从浅入深,侵害机体而发病,影响健康。

发病的部位:培根病好发于上部,近头、脑。赤巴病好发于中部,近肝、膈。隆病好发于下部,近腰、髋。

发病的规律与年龄、地区、季节的关系:首 先依年龄段分析,因为老年人有隆的体质,所以容易患隆病;而壮年人具有赤巴的体质,容易患赤巴病;儿童则是具有培根的体质,容易患培根病。根据地区,高寒 地区容易患隆病;干热地区容易患赤巴病;潮湿地区容易患培根病。疾病与季节的关系体现在:隆病在夏季、夜晚、拂晓易发,赤巴病在秋季、中午、午夜易发,而 培根病易发于春季、黄昏、清晨。

死亡——疾病的结果:藏医理论认为致死原因有:阳寿终结、三因相克、呼吸停止、用药失当、伤中要害、呼吸停止、发烧过度、体温耗尽、虚弱不堪和其他因素。

疾病的转化:隆 病痊愈,转化为赤巴病;隆病痊愈,转化为培根病;隆病未愈,又增添赤巴病;隆病未愈,又增添培根病;赤巴病愈,转化为隆病;赤巴病愈,转化为培根病;赤巴 病未愈,又增添隆病;赤巴病未愈,又增添培根病;培根病愈,转化为隆病;培根病愈,转化为赤巴病;培根病未愈,又增添隆病;培根病未愈,又增添赤巴病。

疾病的归类:藏医理论认为,不管何种疾病都可以被归类到寒热两种症中去。



2、治疗树


饮食疗法:

隆病患者,一般用下面这些食物来调节:马肉、驴肉、雪猪肉、隔年肉、人肉、菜籽油、隔年酥油、红糖、蒜、葱;隆病患者适宜的饮料之枝显示适宜隆病患者的饮料有:牛奶、藏当归叶加黄精青稞酒、红糖青稞酒、牛骨汤青稞酒。

赤巴病适宜的食物有:牛羊酸奶、牛羊清奶、新鲜酥油、草食野兽肉、山羊肉、犏牛肉、青稞片、含乳蒲公英、蒲公英;赤巴病患者适宜的饮料有:热开水、冰雪水、冷开水。

根病患者的适宜食物:羊肉、野牛肉、肉食野兽的肉、鱼肉、蜂蜜、旱地生长的青稞制成的揉好的热糌粑团等;饮料:牦牛酸奶或清奶、头道青稞酒、热开水。

行为心理疗法:

隆病患者的起居之枝显示:宜住温暖处,有好友相伴。

赤巴病患者的起居之枝说明赤巴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住阴凉处,需要安心休息。

而培根病患者则宜适当活动,住处需暖热。

药物疗法:

在任何医药理论中,药物治疗都是治疗疾病的最主要的方法,藏医也如此。在藏医学树喻图中,关于疾病药物治疗的药物之主干生长在疾病的治疗之根上。

该主干左边生长着六个树枝,分别说明药物的药味和药性。

另外,该主干还生长几个树枝分别具体说明治疗三大类疾病的对症药物。

以上都是关于药物的说明,另外该主干上还有关于用药方法的介绍。

外治疗法:

藏医学中疾病的外治疗法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跟中医、西医等其他医学体系的外治疗法也有所不同,具有浓烈的西藏地方特色。

外治方法主干上分三个树枝说明隆、赤巴、培根三类疾病的外治疗法。隆病的外治法有:涂油按摩、布卷热敷;赤巴病的外治法有:发汗、放血、冷水浴;培根病的外治疗法有:热敷、艾灸。

3、组织胚胎发育图

古老的藏医对人体胚胎的发育过程有精确的认识。约1300多年前,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的胚胎发育是由父精与母血结合,逐渐发育而成。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犹如水库通过水渠(脐带)灌溉庄稼(胎儿)一样。整个过程分为38周, 先后经历与鱼、龟、猪相似的几个时期。这三种动物分别代表着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也揭示了生物进化的一个缩影,它是从水生动物至水陆两栖,再至 陆生动的演变过程,这种认识与现代医学胚胎发育理论几乎是一致的,符合近化论的观点,而且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早了数百年。


4、人体白脉图

所有白脉的汇集处为大脑,大脑是白脉的海洋,像倒立树根状的脉从大脑向颈椎、脊柱腔中延伸,粗细似箭杆,从那再向体内分支,连接各脏腑,像一垂悬的丝带。隐于体内不显露白脉有13条;向体外分支连接四肢的外显白脉主脉有6条,又从主脉分支的子水脉16条。本图中13条垂悬丝带脉 用墨标号;分布于四肢的外显脉16条,按宿喀巴(南派)学派的观点来解释的,用胭脂标号;其它说法,如管状等6脉用靛青标号。13条垂悬丝带脉的序号用墨打圆圈内写数字;16条水脉序号用朱砂写出数字。

白脉发源于大脑这一白脉的海洋,像树跟状向下延伸,与脏腑联络的内脉有十三条垂丝脉,用墨绘出;联络四肢的显脉按南派说法有六条,用胭脂红绘出;另外《四部 医典》所述的管状脉等六显脉,用绿色绘出;司运动的十九条白脉在垂丝脉之下,用墨绘出;从六条显脉发出的十六条细水脉(1)的走向及前后身的管状脉用白土色、“甲协”(能瘫)等用银色、“冉那”(珍宝)用白黄色绘出。


5、饮食、饮食禁忌和饮食进量图


本图根据《四部医典诠释蓝琉璃》对《四部医典》论说部第十六章饮食调养中的烹调类糌粑酒至饮料类乳、水、酒;第十七章食物禁忌及第十八章饮食进量和饮法所作的注释的精妙内容综合绘制。

(1)生奶子:性重而凉,易引发虫病和培根病。

(2)新挤的热奶:刚挤下来的热奶,营养高,效如甘露。

(3)淡奶酪:用取去酥油后的奶酿制的奶酪,可治流感、创伤发炎、紊乱热、泄泻。

(4)酪水:提取酪素后的水液,可治培根病但又不引发隆和赤巴病。

(5)煮过的奶酪:奶酪经过煮沸后食用可治大便干燥、止热泻。

(6)饮用水类:饮用水有雨水、雪水、河水、泉水、井水、盐碱水、森林水等,依次前者质优,后者质劣。

(7)雨水:性凉而轻,盛于珍贵器皿中长时不变质,长时泡米饭不腐、不变味,能补益身体解渴,犹如甘露。

(8)积于地上的雨水:积于干净、广阔地带,经常日晒风吹、寒月照射的雨水,特别是秋后太白金星出现后的雨水无毒,无味、性轻绵,饮之如甘露。

(9)森林水:从茂密、腐坏林木中流出的水,水质劣。

(10)激流的雪水:流速湍急,经岩石击打的雪水,性凉,质量最佳,但不易消化。蓄积不动的雪水:

(11)雪山下蓄积而停止不动的死雪水,易发虫病和青腿牙疳、心脏病。

(12)响铜器盛凉水有毒:用青铜器盛凉水或用青铜器舀水,铜锈溶于水,其水有毒不能饮。

(13)酸酒:新酿制的酒味一般甘、酸、苦,一旦搁置时间久长除了酸味外其他四味基本消失变成酸酒。酸酒性轻,可治血病、赤巴病和培根病。

(14)哈日扎肉:有狮肉或鹦鹉肉或野兔肉等几种说法,这里取《蓝琉璃》为狮肉的说法。

(15)胃的容量:将胃分为四等份,其中四分之二为食物所占位置,四分之一为饮料位置,四分之一留空,作为能碎培根、能消赤巴和伴火隆的位置。


6、医师品德图

良医的条件:

(1)具智慧——精通医典本文和疏文一切理论、有先见之明

(2)具慈悲之心

(3)守信——医生将本人想象为药师佛

(4)努力消除四百零四种疾病和千种。疾病发生原因:

(5)隆病内因为嫉妒

(6)嫉妒滋长贪婪,贪婪引发黄水、

(7)隆邪偏盛,

(8)外因为(三百六十个)男魔作祟;

(9)赤巴病内因为骄傲

(10)骄傲滋长嗔怒

(11)嗔怒引发血和赤巴邪亢盛,

(12)外因为(三百六十个)女魔作祟;

(13)痴愚

(14)培根病内因为痴愚,引发培根邪偏盛,

(15)外因为(三百六十个)(中性魔)龙魔和

(16)地神作祟。男魔有;

(17)厉魔(九十)、

(18)弱魔(九十)、

(19)幻觉厉魔(九十)、

(20)幻觉厉魔(九十)、女魔有:

(21)厉魔(九十)、

(22)弱魔(九十)、

(23)幻觉厉魔(九十)、

(24)幻觉弱魔(九十)。中性魔有:

(25)厉魔(九十)、

(26)弱魔(九十)、

(27)幻觉厉魔(九十)、

(28)幻觉厉魔(九十)。“阴卓”鬼(5)有:

(29)外“阴卓”鬼(一百二十)、

(30)内“阴卓”鬼(一百二十)、

(31)中“阴卓”鬼(一百二十),

(32)作障命运的神灵显化为“阴卓”鬼总计三百六十个。

(33)总之良医要心有药师佛、精通医典、慈悲为怀。庸医标准:

(34)未经名医传承的医生,犹如狐狸居王位,得不到尊重;

(35)不懂医理的医生,犹如叫盲人识物,不能辩察病症;

(36)无师指导缺乏实践的医生,犹如处于陌生岔路的行人,不辩症状及治疗;

(37)不会诊病的医生,犹如举目无亲的流浪汉,了解不到病情;

(38)不懂脉诊尿诊的医生,犹如内探不会报敌情,难以诊断出寒症与热症;

(39)说不出死活预后的医生,犹如口拙的头人讲话,招致人笑和羞愧;

(40)不懂治法的医生,犹如黑暗中放箭,药不中病的;

(41)不懂饮食起居宜忌的医生,犹如自己领地陷入敌手,反而助长病势而损伤正精;

(42)不懂平息法(4)的医生,犹如不会种地的农民,药量失当反而使病情加重;

(43)不懂排泻法的医生,犹如沙地上浇水,致使疾病和正精俱损;

(44)缺乏药械的医生,犹如无盔甲和武器的勇士,无法摧毁病敌;

(45)不懂放血和火灸疗法的医生,犹如无内应的盗贼,外治达不到治病目的。

(46)总之,庸医只会成为手持药械草菅人命的阎罗。医生的职责:

(47)了解病情后要象闹市上吹螺样宣布诊断结果;不了解病情则要象蛇舌分叉样作出模棱两可的诊断;

(48)静修四无量心(6)

(49)戒妄语、秽语、恶语等语言

(50)戒杀生害命等恶行

(51)乐舍善施,严持戒律。

(52)如此结果,今生享福安乐

(53)来生登上佛陀无上位置。

(54)讲完《论述部》明智仙人重新融入药师佛头顶。

注释:(1)将本人想象为药师佛:医生将自己想象为药师佛,大慈大悲,为一切众生消除苦难。将药物看作如意珍宝。(2)魔作祟:对不明病因的突发疾病或神经障碍所致的神志疾病等,藏医认为是某种鬼邪魔障所引发的,称之为鬼祟病或魔祟病。(3)幻觉厉魔:神经错乱后幻觉中出现的鬼魔,藏医将不明病因的突发疾病或神经障碍所致的神志疾病病因归结为鬼魔作祟或幻觉厉魔作祟所致。(4)“阴卓”鬼:一种阻碍善行使人遭受不幸的鬼魔。(5)平息法:即和法,内服药物将病邪消灭于体内并吸收之。(6)四无量心:即愿众生具有安乐和安乐之善根,愿众生脱离痛苦及痛苦之因,愿众生永不离无痛苦之安乐,愿众生远离亲疏和爱憎处于与世无争境地。


7、养生法图

本图根据《四部医典诠释蓝琉璃》对《四部医典》秘诀部第九十章养生中的大滋补药内容的注解而编绘。还附有诸佛神和轮回六道图。

养老滋补方法(1)居所要清洁、优美,(2)禁止过度烤火,(3)禁止过度晒太阳,(4)禁止房事,(5)避免剧烈活动,(6)衰老原因是体内五元衰减,(7)避免劳累,(8)避免老心过度。(9)过于老迈者不宜滋补。(10)常食柏子仁、(11)融化蜂蜜、(12)新鲜酥油、(13)热糌粑。(14)少食酸酒、生冷食物和盐。(15)服用黄花杜鹃花、麻花、大籽蒿、(16)红塘、(17)中性寒水石、含铁岩精等配制滋补药并勤洗浴。(18)结果会返老还童:貌似二八少年,本领大如狮子,力大如大象,(19)寿长如日月,容颜如孔雀翎色,行走如骏马。大滋补药制成后要祈求众神佛加持,诸佛神有(20)“达那斗”药城(药师佛)、(21)铜色山(莲花生)、(22)玛拉德噶岩洞(班丹赤旺)、(23)无量光佛、(24)弥勒佛、(25)文殊菩萨、(26)观世音菩萨、(27)释迦牟尼、(28)燃灯佛、(29)金刚手菩萨、(30)地藏菩萨。(31)自身现为本尊相获取能量(1),(32)马明王、(33)南方宝生佛、(34)中部大白佛、(35)东方金刚萨埵佛、(36)北方不空成就佛、(37)西方阿弥陀佛。五佛(2)发出各自色彩的佛光,喜与怒心绪愉快的加持力和阴阳合成功能融入盛在天灵盖碗内的药材中。五佛发出各自色彩的佛光,喜与怒心绪柔和的加持力和阴阳合成功能融入盛在天灵盖碗内的药材中。大滋补药(2)获得五佛的阴阳合成功能及其有关情形。五佛发出各自色彩的佛光,完成拯救六道众生的事业,收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光彩融入天灵盖碗内的药中。(38)司宝仙女、(39)司花仙女、(40)司听仙女、(41)司触仙女、(42)司灯仙女、(43)司嗅仙女、(44)司味仙女、(45)司香仙女、(46)司乐仙女。轮回六道(47)神界、(48)非神界(阿修罗)、(49)人间、(50)饿鬼界、(51)地狱、(52)畜牲界。

注解:(1)自身现为本尊相获取能量:配制药物的医生自身现为本尊之相,进行本尊瑜伽念诵和收摄。(2)五佛:南方宝生佛(黄色)、中部大白佛(白色)、东方金刚萨埵佛(蓝色)、北方不空成就佛(绿色)、西方阿弥陀佛(红色)。(2)大滋补药:药方为寒水石,加水煎熬去楂,加四甘露(大籽蒿、高山麻黄、刺柏枝、黄花杜鹃)和岩精煎汁,加牛奶和酥油煎熬,再加红块糖、蜂蜜调和为软膏,倒入用天灵盖做的盛器中。然后作佛事入定三摩地,祈求神佛加持增强药力。


8、药物图

本图根据《四部医典诠释蓝琉璃》对《四部医典》论说部第十九章药味(五源决定药物生长,决定提升、沉降性能和药味内容)、第二十章药性(药物由于背阴与向阳 生境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寒热药力内容)及自黄金等贵重类药物至妇女膀胱结石等石类各药物的形态等内容所作的注释综合绘制。

五元决定药物生长:(1)土元为药物生长基地(2)水元使药物产生湿度(3)火元使药物产生热量(4)风元使药物发育活动(5)空元为药物生长提供空隙。五元决定药味(6)土水元偏多味甘(7)火土元偏多味酸(8)水火元偏多味咸(9)水风元偏多味苦(10)火风元偏多味辛(11)土风元偏多味涩(12)火和风偏多药物主提升,引吐(1);(13)土或水偏多药物主沉降,催泻(2)。(14)阴山,寒性药物长于阴山;(15)阳山,热性药物长于阳山。

注释:(1)火或风偏多药物主提升,引吐:火元或风元偏多药物,其性轻而动,具有提升病邪功能,利于引吐。(2)土或水偏多药物主沉降,催泻:土元或水元偏多药物,其性重而腻,具有沉降功能,利于催泻。(3)红金:《蓝琉璃》曰:“美散”鸟(食火鸟)喜欢食由“赞吾”河带来冲积于海滩上的金粒,飞到汉地或西域等地屙出色红,制成铃铛能发出很悦耳响声的一种金。(4)绣纹红金:表面现有红铜锈样文理的,如涂以乌头浸水则会发出彩虹样色的一种金,故常用做检查食物有无毒的检验物。(5)西康沙金:产于西康的一种颜色黄中泛红的金。(6)曲松金:产于西藏曲松县的一种淡黄色金。(7)象珠:产于大象脑中或象牙内,大如油患子,泛白光的珍珠。(8)蓝珍珠:印度南方森林里一种名为“杜亚”树,下雨后其叶中长出的一种泛蓝光的珍珠。(9)淡绿珍珠:印度东方一小岛上一种叫“盖拉”树,下雨后其叶中长出的一种大如豌豆,淡绿色的珍珠。(10)蛇珠:西域一些蛇脑中生出的一种白而泛红光的珍珠,为上品。(11)印度珍珠;印度大海中一种蚌壳内生长的淡白色珍珠。(12)“多卡”珍珠:一种蚌壳内生长的淡蓝色珍珠。(13)虮斑珍珠:一种蚌壳内生长的有虮子样斑点的珍珠。(14)生长于蚌壳中的珍珠:斯里兰卡大海中一种蚌壳内生长的珍珠。(15)代赭石:藏语为“巴甲”(意为蛙背石),色紫黑,坚硬,有光泽,断面呈细小放射状,分雌雄两种。雄者为针铁矿,表面瘤状或钉状,有称钉头赭石,内部呈紫褐色的针状集合体。雌者为肾状赤铁矿,表面光滑,没有瘤状或钉状凹凸物。(16)纤维石:藏语为“敦宰噶布”(意为白矛头石),色白,有喉纹,坚硬,断面呈针排列状即纤维状,纤长而大,。(17)结核状赤铁矿:藏语为“敦宰木布”(黑矛头石),色红紫,块头比“敦宰噶布”小,断面呈马毛排列状即具放射状和同心状纹理。也有为针铁矿的。(18):“木布求土”:《晶株本草》和《蓝琉璃》认为“木布求土”就是“敦宰木布”即结核状赤铁矿。这里可能指的是该矿的一种异品。(19)“噶布求土”(异品):《晶株本草》和《蓝琉璃》认为“噶布求土”就是“敦宰噶布”即纤维石。这里指的是纤维石的一种异品。(20)雪山风化硬石膏:正品为高山千年积雪融化水珠不见日光阴山悬崖上凝成的羊脂状石,味微甘、不碜牙。次品为,积雪融化滴落于土上凝结成的白色颗粒状物。(21)电气石:一种色黑,断面呈大针并行排列,闪闪发光的矿石。(22)泉华:温泉地带溶化于热水中同水流出地面,蒸发后在石上凝结成灰白而松软的一种矿物质。(23)“娄吾目”:黑紫色,质地比“敦宰木布”即结核状赤铁矿黑而坚硬,水磨之出现红黄色汁液。(24)女结石:妇女膀胱或肾结石,此石用以治男性的膀胱结石有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四朗拉珍
四朗拉珍 主治医师
米林市藏医院 综合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