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肠癌照样有机会带瘤长生存
前几天在医院病区走廊上遇见两位患者家属,一见面就问“我爸爸现在能开刀吗?”突然的一问,还真没想起她们问的是哪位患者,是什么疾病,目前又是什么样子。于是笑着回应:“抱歉,我还没想起您是哪位患者的亲属,年龄大了记不住那么多信息”。她说“我就是张医师推荐来看病的,是你老乡啊。”这才想起近两个月前门诊的一位肠癌肝转移患者,赶快到电脑前,翻看患者的病历资料,一一作答。
那是一位56岁的男性乙状结肠癌,今年4月初出现右上腹胀痛,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检查发现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瘤。肠镜发现距肛门35cm降结肠占位,病理:腺癌,基因检测KRAS、NRAS、BRAF均野生型,Her-2(0),pMMR。
病例特点:初始不可切除的左半结肠腺癌同时性多发肝转移,全RAS、BRAF野生型,Her-2阴性,pMMR,PS评分为0分。一线治疗采用双药化疗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
为什么没有选择奥沙利铂+伊利替康+氟尿嘧啶的三药化疗呢?TRICE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三药强化疗相较双药化疗的肿瘤最大退缩深度虽有改善,两者DpR分别为59.6% vs 55.0%,p值为0.039,但两组的ORR分别为84.7% vs 79.7%,p值为0.43,而且三药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的不良事件显著高于双药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术后并发症也明显高于双药化疗组,导致三药强化疗组的PFS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不如双药化疗组,两组分别为11.7个月vs13.4个月,而且两组的总生存时间OS也没有差异。

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很好,两个月不到,肿瘤就明显退缩,不良事件轻微,生活质量改善,肝区不再疼痛,所以急着想手术切除肿瘤。不过,因为肝转移肿瘤数目太多,弥漫分布,暂还没达到手术切除机会,继续原方案治疗。
发病之初的肝转移瘤CT表现,两肝分布,大小不等,数量超过10个。

两次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肿瘤明显退缩。

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也同步回落。

祝愿患者早日康复,待转化成手术机会再择期手术,即使不能转化成功,也能带瘤高质量长生存,把晚期恶性肿瘤变成慢性病。
本文是周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