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金松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血液科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弥漫大B细胞治疗中的地位
263人已读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难治复发弥漫大B淋巴瘤,双打击、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如果没有接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将大大影响上述淋巴瘤的治疗的疗效,其远期疗效也显著下降。因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上述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一线治疗的重要地位,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治疗后的巩固治疗
- 高危患者:
- 对于初诊为高危DLBCL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在一线治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仍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ASCT可作为巩固治疗手段。高剂量化疗后进行ASCT可以进一步减少复发的风险。
挽救治疗
- 复发或难治性DLBCL:
- ASCT是复发或难治性DLBCL的标准治疗之一。对于初次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通过挽救化疗(如R-ICE、R-DHAP等)达到缓解后,进行ASCT可以显著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特定亚型治疗
- 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
- 对于具有MYC和BCL2/BCL6重排的双打击淋巴瘤(DHL)或三打击淋巴瘤(THL),一线治疗后常常考虑进行ASCT,以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效果
- 疗效持久性:
- 多项研究表明,对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ASCT后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优于不进行ASCT的患者。
- 长期生存率:
- ASCT作为挽救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可达到40%-60%。
适应症和禁忌症
- 适应症:
- 对挽救化疗有反应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
- 一线治疗后高危DLBCL患者,特别是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
- 禁忌症:
- 无法耐受高剂量化疗的患者。
- 活动性感染或其他严重合并症患者。
未来展望
- 结合新型疗法:
- 将ASCT与新型疗法如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等结合,可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优化预处理方案:
- 通过优化预处理方案,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对高剂量化疗的耐受性。
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针对复发或难治性患者,以及某些高危初诊患者。ASCT结合高剂量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随着新型疗法的发展,ASCT在DLBCL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有望进一步提升。
本文是闫金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