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川 三甲
张川 主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

氯化锶[ 89Sr]治疗转移性骨肿瘤

168人已读

氯化锶[89Sr]治疗骨肿瘤的研究和应用已有70多年历史。1989年和1993年89Sr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应用于临床。我国生产的89Sr于2004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应用于临床

89Sr为一种纯β线型的放射性核素作为治疗骨转移的药物,锶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钙在同一族,其代谢与钙相似,主要集中于骨骼系统而身体其他部位的量少。89Sr的物理半衰期50.5 d,β射线平均能量0.58 MeV,骨组织中的射程约3 mm。89Sr进入体内后10%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经胆道排泄,静注后48h尿中排泄量少于10%。骨转移灶浓聚量是正常骨的2~25倍,对骨癌引起的疼痛具有相当好的镇痛效果。89Sr的半衰期比较长(50d)。注射后90d,在转移灶内的滞留量可达20%~88%。

89Sr的主要治疗作用是镇痛,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临终前的痛苦。早期报道认为有79%~92%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经89Sr治疗后疼痛减轻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在注射一次以后镇痛效果可维持3~6个月。89Sr也可用于肺癌、肾癌、鼻咽癌等其他肿瘤所致骨转移疼痛的治疗。

89Sr治疗的另一个目的是使骨转移灶缩小或消失,以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其β线能杀死肿瘤细胞,因而除了镇痛外,在部分病例中89Sr还可以对骨转移灶起到治疗作用。

据文献报道,有5%~10%的患者可有反跳痛,即给予89Sr后患者出现短暂的疼痛加重,一般发生在给药后5-10d,持续2~4d,并通常预示有好的疗效。

张川
张川 主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