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的日间手术共识

指南(共识)的制定走向大数据时代

一个景点也没有落下

日间手术的优势必须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

鸵鸟式的指南,但愿是暂时的
曾经,我们也有照亮世界的指南和灯塔,那是被神话的,对着星空瞎照了几十年。
真正的指南的兴起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38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关于控制传染病的专著指南;到20世纪末期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兴趣。
2008 年 《Nature 》出版专刊“Big Data”,预示着大数据即将催生和影响指南共识的制定、修正及更新。
什么是日间手术
日间手术主要指患者在一日内(24小时)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
日间手术的优势显而易见。
对患者来说,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日间手术相比于普通择期手术,有效减少患者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经济及时间成本。
对医院来说,住院时间的缩短带来床位周转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医院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随之提高。
对社会来说,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保障患者就医的及时性和可行性,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现代医院管理方向。
国外日间手术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
拿漂亮国来说,美国日间手术机构在距离其10千米内设置访视护理机构、康复旅馆等院外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完成术后康复护理。
而我国术后患者在观察期后出院回家休养,后期护理等工作多由家属完成,或医院通过电话随访。
国情的差异致使我们不能全盘模仿国外的日间手术发展和质量改进模式。
所以有了“中国式”,等同于自我安慰或者鸵鸟式的模式,“中国式”就是《二手时间》里说得那个时代过去了,但曾经的烙印舍不得抛弃。
中国式的痔日间手术共识
这里摘录几点比较有用的共识。
1.哪种类型的痔适合日间手术?
62.3% 的专家认为Ⅲ、Ⅳ度内痔可行日间手术,70.0% 的专家认为混合痔患者外痔切口不超过 5 处可行日间手术,90.0% 的专家认为合并血栓性外痔不超过2个象限可行日间手术,46.7% 的专家认为各种类型的痔均适合日间手术。
2. 术后是否需要换药? 换药频率?
换药可以采取2 次 /周或者隔日 1 次的方式,每日换药可能是多余的,且失去了日间手术的意义,但过度换药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而且会影响伤口愈合,延长恢复时间。
3.术后温水坐浴是否会增加感染概率?
每日多次温水自行冲洗、浸泡肛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温水坐浴不仅具有清洁局部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具有去除污物、消除炎症、预防感染、缓解疼痛的效果,中药坐浴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伤口感染概率,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疗效。
4.术后如何指导正确的饮食?
痔术后当日进食主要依据麻醉的要求,随着腰麻和骶管麻醉技术的进步,医生可以根据麻醉情况确定相应的进食时间,但总体来说术后最早进食时间最好不小于4小时,一定不能小于 2小时,24小时内勿食用可能引起腹泻的食物。
术后宜进食易消化、易吸收、不产生腹胀的食物。同时,可食用部分预防便秘的蔬菜、水果,禁食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生冷的食物。术后若发现有伤口水肿, 可食用萝卜汤、绿豆汤、冬瓜汤等消肿食物。便秘者可进食富含膳食纤维以及润肠通便的食物。
5.术后最佳的排便时间?
36.7%的专家认为术后24小时即可排便, 33.3%的专家认为术后48小时排便,33.3%的专家认为自然排便即可,吻合器手术术后建议超过48小时后排便,其他术式可于术后24小时后排便。
6. 日间手术术后如何预防尿潴留?
① 术前及术后进行宣教、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手术前排空膀胱。研究表明,预防性口服 α 受体阻滞剂能显著降低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②术中减缓输液速度,减少输液量。
③ 术后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于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区热敷,有尿意时可听水声等诱导排尿,应用膀胱挤压法,并减缓液体输入量及速度,可酌情放松肛门部敷料压迫,控制饮水量。
④ 中医按摩具有一定的效果,如按摩气海、中极等穴位。
若使用上述方法均无效,查体膀胱充盈,需及时导尿。
7.术后是否应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痔手术抗生素预防应用时间应≤24小时,不超过48小时。
8.日间手术患者的出院标准?
30.0%的专家认为至少观察 6小时,待麻醉作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后即可出 院;33.3%的专家认为必须通畅排尿后方可出院,老年男性出现尿潴留的概率较高; 20.0%的专家认为需要同时满足上述 2 个条件。
9. 术后是否需要复查?
术后复查非常必要,复查时间要根据伤口的恢复情况确定,主要查看创面愈合情况,预防伤口假性愈合、肛门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术后可以每周门诊复查 1 次并结合电话随访,复查后根据伤口具体情况决定后续复查时间,一般连续4 周,如果出现术后出血等情况,需告知患者及时就诊。
与国际接轨,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在这个过渡时期,我们只能采用中国式的。
因为
“英国国家医疗保险模式、新加坡储蓄医
疗保险模式等囊括患病需要的全部医疗保险基金,而我国医保支付在有些地方不包括日间手术术前检查环节。
我国经济水平、医疗水平、传统观念、医疗体制等方面与国外仍然存在较多不同。”
这条过度的路要走多久,只有历史知道。
本文是林国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