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章文文 三甲
章文文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二附院 血管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诊疗

276人已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超过6个月且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沉重、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溃疡等一系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候群。近段DVT患者即使接受了规范的抗凝治疗,50% 的急性 DVT 患者 2 年内可发展为 PTS,5%~10% 的患者可发展为严重的 PTS。

图片2.jpg

如何降低PTS发生率

对于DVT患者,早期进行规范、足量、足疗程的抗凝治疗,尽早活动,压力治疗,控制体重等均是降低下肢深静脉PTS发生率的重要措施,选择性采用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段血栓形成可降低下肢深静脉PTS的发生率。

症状

典型的症状包括活动后下肢疼痛、紧绷感、裂开感、沉重、疲惫或酸胀等不适,休息或者抬高下肢后症状缓解

分级

PTS严重程度的分级也主要由患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决定,评估系统可参照Villalta评分系统

图片3.png

诊断

1. 下肢静脉彩超是静脉疾病的首选诊断措施;

2. 下肢静脉造影可以对下肢静脉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评估,如深静脉狭窄闭塞范围、深静脉直径、侧支形成情况、流入道及流出道血流情况等;

治疗

下肢深静脉PTS基础治疗的措施是压力治疗药物治疗,其中,压力治疗(膝下弹力袜或间歇性充气加压泵)适用于所有无禁忌证的下肢深静脉PTS患者,而药物治疗作为压力治疗的补充,同时建议结合腓肠肌的肌肉泵功能锻炼、控制体重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应避免久站,休息和睡觉时抬高下肢)。下肢溃疡需要综合采用创面护理(清创、抗生素、银离子敷料覆盖、VSD等)及手术(溃疡周围的浅静脉和交通支处理、植皮等)等处理方法

手术

腔内支架成形术选择性应用于中重度PTS的治疗;术后抗凝治疗时间至少6个月。

图片4.png


文章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章文文
章文文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二附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