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治疗效果:肿瘤患者中药处方应及时调整
肿瘤这一顽固疾病仍然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挑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靶向、免疫、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虽然给患者带了更多治愈的可能、更长的生存期,但它们也给患者带来了众多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贫血、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等等。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调整人体内环境等有显著优势,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中医干预不仅能改善肿瘤的各种兼症,减轻治疗的毒副反应,还能通过提升患者的免疫力,预防肿瘤复发转移。需要说明的是,肿瘤治疗中的中药处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身体状况及时复诊,对中药处方进行调整。

为什么要复诊调方?
中医强调恒动观念,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治疗疾病的具体方药也应是动态的,应当随证而变。因此,治疗疾病必须灵活善变,相机行事。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复诊调方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医治病很难以一张处方治一种病。为了适应病情进展所需,中医治疗需在“整体”的观念指导下,抓住当前机体的主要矛盾,紧扣病机,对处方实施动态靶向调整。肿瘤进展期或病情较急较重的患者,需要随时调方,一天一方或三天一方,病情平稳的患者多两周一方。
2. 中药的性味有寒凉温热之分,而人体的寒热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服用一段时间的热性药后,寒证患者不再寒,继续服用热性药就会出现过犹不及的反应,比如出现俗称的“上火”现象等,反之可能有腹泻等症状。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非常重要。
3. 节气的变化会带来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状态。在这些外在环境变化的时候,如果服药处方不变,就会造成药物副作用大于治疗作用的情况。时令节气发生变化之后,医生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处方。
4. 肿瘤患者常会配合放化疗等现代医学治疗技术,如果患者开始了全新阶段的放化疗或者靶向治疗,需及时复诊,调整药物,以适应新的治疗方案。通过这样的动态调整,能够更好地配合西医治疗,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肿瘤患者应该多久调整一次中药处方?
首次处方调整通常在患者开始接受中药治疗后的2-4周进行。此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身体反应、治疗方案以及时令节气的变化,每1-2个月进行一次处方调整。对于病情较重或身体状况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处方调整。如果患者开始了全新阶段的放化疗或者靶向治疗,也需要及时复诊,调整药物。最后,如果患者在使用中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处方或暂停用药。

总 结
患者在疾病的治疗中,需要定期与医生保持交流,有利于医生对病情的整体把控以及阶段性调整。所以中药处方调整对于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中医治疗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要有计划地进行复诊,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看是否需要调整方剂。对于病急病重的患者,调方一般不超过14天;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1个月调一次药方,最长也不应该超过2个月。通过定期调整中药处方,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是田建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