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阴道瘘病因和治疗
直肠阴道瘘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使得直肠内的内容物,包括粪便和气体,能够通过这个通道进入阴道,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本文将从直肠阴道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直肠阴道瘘的病因
直肠阴道瘘的病因复杂多样,既有先天性的因素,也有后天性的因素。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直肠阴道瘘主要是由于胚胎在发育期间出现异常,导致直肠和阴道之间发生异常连接。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需要在患儿出生后不久就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长期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2.后天性因素
2.1. 分娩损伤:这是导致直肠阴道瘘的常见原因之一。自然分娩过程中,如果产程过长、胎儿过大或助产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会阴撕裂,进而损伤直肠阴道隔,引发直肠阴道瘘。尤其是难产情况下,这种风险更高。
2.2. 手术创伤: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子宫切除术等,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可能会损伤直肠和阴道之间的组织,导致瘘管形成。此外,吻合器术后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吻合器如果存在缺陷或不完全闭合,就可能使直肠和阴道之间产生异常通道。
2.3.炎症感染:长期的直肠炎、阴道炎、肛周脓肿等炎症性疾病,如果炎症扩散并侵蚀周围组织,也可能引起直肠阴道瘘。特别是肛周脓肿,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完全,感染可能继续扩散并导致组织坏死,最终形成瘘管。
2.4. 其他因素:还包括妇科肿瘤手术、硬化剂注射治疗、放射性损伤、性暴力或性犯罪等人为外伤。例如,妇科肿瘤手术时,如果肿瘤与直肠黏膜粘连或侵犯直肠,剥离时可能损伤直肠,处理不当术后易形成瘘;硬化剂注射时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剂量过大等,也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感染、坏死而形成瘘。
近年来接诊的经验表明,现产伤造成的直肠阴道瘘逐渐减少,有的也是多年前遗留下来的病例,但手术后的,包括妇科手术、直肠手术、痔疮PPH手术、硬化剂注射术、宫颈癌放疗等导致的病例常见。
二、直肠阴道瘘的治疗
直肠阴道瘘一般不能自愈,需要手术治疗。然而,在手术之前或手术之后,一般治疗也是必要的,旨在控制结直肠或阴道内的感染,避免病情加重。
1.一般治疗
1.1.日常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便秘和腹泻,以减少对瘘口的刺激。同时,避免性生活和剧烈运动,以减少瘘口感染的风险。
1.2. 药物治疗:病发期间可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减少阴部细菌滋生,降低感染几率。这些药物有助于控制局部炎症,有些患者甚至可能在此期间痊愈。
1.3. 物理治疗:对于较小的瘘管,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利用微循环作用,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阴道排气排便等表现。
2.手术治疗
如果一般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发作,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瘘管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2.1. 瘘管切除分层缝合术:将瘘管切除后分层缝合,可经阴道或直肠修补。此手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但复发率较高,因为缝合时有张力,分离直肠或阴道组织不均,可能导致黏膜肌肉瓣缺乏充足的血液供应,手术效果不佳,容易复发。
2.2. 直肠移动瓣修补术: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此法对于修补低位直肠瘘应作为首选。该手术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关闭瘘口,减少复发风险。
2.3. 肠造口转流术:对于年龄较大,耐受不了较复杂手术的患者,可行乙状结肠造口转流术,作为临时或永久性的选择。
2.4.转移组织瓣移植术:我们采用过小肠瓣、股薄肌瓣、臀大肌瓣等组织用于移植修补瘘口,均取得较好疗效,选择组织瓣时,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因需要异地取材,会造成二次损伤。
2.5.改良Bacon术:对于位置较高的、瘘口较大的病人,经肛门不能修补,或修补失败患者,可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手术成功率较高。我们在实践中采用此类方式处理了多例外院手术失败的患者、放疗后直肠阴道瘘,甚至直肠阴道膀胱瘘的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
总之,直肠阴道瘘是一种处理较棘手的疾病,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了解其成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无论是一般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同时,患者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本文是吴作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