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祁春雷
祁春雷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科普知识

327人已读

心肌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常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明确诊断相对困难,部分人群需要通过心肌活检才能确诊。心肌炎发病急缓不等,有部分患者发病隐匿,症状较轻;相反,极少部分人群发病急且危重,呈爆发式,患者病情可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据研究报道,心肌炎总人群发病率0.1-0.2%,儿童和年轻人群发病率较高。

心肌炎致病因素:大部分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确的感染病史。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心肌炎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亦可导致心肌炎症性损伤,如免疫系统激活,长期口服抗抑郁药物或者靶向药物等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升高,心脏功能下降,诱发心肌炎。

心肌炎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病情轻的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可能表现为一过性胸闷不适。而对于病情较为急重的患者,可同时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其中胸痛是心肌炎人群主要感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和心力衰竭的表现,表现为活动时胸闷、气短,不能平卧,甚至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需要积极抢救治疗。心律失常或房传导阻滞是心肌炎患者另外一个重要的表现,可发生在心肌炎的任何阶段。室性早搏是心肌炎患者最为常见的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部分较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出现高度或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积极提高心室率和对症处理。

心肌炎临床诊断:心肌炎患者临床诊断相对困难,前驱期感染病史尤为重要,联合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升高,炎症指标升高,可以诊断;如要确诊则需要进行心内膜活检。近年心肌核磁共技术的成熟为确诊心肌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并且能提供危险分层,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心肌炎临床治疗:心肌炎急性期,患者首先要积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免疫力下降甚至再发感染,导致病情加重;饮食上应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摄入。其次要针对症状治疗,患者如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可口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剂,利尿剂等改善心衰症状;对于出现心律失常患者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出现严重的传导阻滞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避免过早的植入永久起搏器,因为大少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的心律。

综上所述,心肌炎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肌急性炎症,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积极的生活调理及药物治疗基本恢复;而对于部分迁延不愈的患者,最终可能会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佳。因此,及早识别因为心肌炎是治疗的关键。

祁春雷
祁春雷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