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夜啼
一般来说, 刚出生的小孩子每天睡眠时间都在17-20小时左右,稍大一点的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也在12-15小时左右。有一类宝宝一到夜间就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医学上称为夜啼。民间俗称“夜哭郎”或“哭夜郎”。一般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为什么小孩子夜晚爱哭闹不睡觉呢?孩子啼哭首先要排除是否是饥饿、尿布潮湿、周围环境太吵或者天气太热/寒冷等所导致,排除了这些原因之后,啼哭仍不能解决,那就要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所导致。
比如肠绞痛
肠绞痛通常多发生在半岁以内的孩子身上,多与小儿肠道神经发育不成熟、喂养不当、食物过敏有关。有些每天晚上固定时间哭,每次哭的时间都差不多,可持续几小时,而且哭的很厉害,怎么哄都哄不好,同时伴有腹胀,面色苍白,双腿向上蜷起,双手紧握。出现上述表现最好先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排除肠套叠、肠梗阻、阑尾炎等急腹症。如果宝宝哭泣时间从傍晚开始,或者夜间固定时间,常规的安抚不能让宝宝停止哭泣,而且他不吃奶、也不喜欢安抚奶嘴。哭闹一次持续 3 小时以上。哭泣停止以后,宝宝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可以继续入睡等情况,就要考虑“肠绞痛”。可以尝试使用小儿推拿的方式改善小儿肠绞痛,比如用手掌或三指并拢按在腹部,绕着脐部顺时针按摩5分钟,动作要轻柔,频率为120~160次/分,或者“飞机抱”等。
除了肠绞痛以外,比如惊吓(一般持续几天缓解),维生素D缺乏(伴有多汗,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可缓解),睡眠紊乱(多见于新生儿,神经不太成熟,家长注意睡眠规律的形成)等情况。
本文是郭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