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痛脚麻是椎间盘突出还是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带来的腰痛、双脚发麻等,有以下几种主要特征。
1.腰痛
腰椎管狭窄症所产生的腰痛,大多都是慢性钝痛。很少有人是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的急性腰痛。另外,患者中也常看到完全没有腰痛症状的案例。
2.脚麻
腰椎管狭窄症引发的双脚发麻,会因患者的感觉而有所不同。患者中,有被电到麻麻的感觉、被针刺到的刺痛感、灼热感、冰凉感或像是脚底贴了张纸的不自在感、有小石头跑进鞋子里的感觉、皮肤感觉变得迟钝或敏感等各种可能。
3.双脚无力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从臀部到大腿、小腿、脚背、脚尖都感觉到剧烈疼痛的坐骨神经痛。甚至有因神经根受到压迫,连鼠蹊部都感到疼痛。
4.脚部疼痛
也有说自己脚踝无法上抬,拖鞋根本穿不住等,双脚无法施力的患者。严重的话,会因双脚肌力不足,脚尖无法抬起,遇到阶梯或些许地面落差时,就容易被绊倒。
5.是否可以研判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症状?
腰的疼痛发麻、间歇性跛行等典型症状出现前,有时也会看到前一个阶段的症状。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就是腰痛。再说,有八成以上的腰痛,都属于无法研判其原因的非特异性腰痛。因此,经常会听到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前,已饱受不明原因腰痛之苦多年的案例。
另外,腰椎管狭窄症初期,有患者说觉得双脚变得肿胀,皮肤感觉变迟钝,脚底觉得麻麻的。也有人说有种脚底被贴了胶带或是有小石头跑进鞋子里的不自在感觉。
这样的症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也觉得奇怪时,请及早到医院就诊。
腰椎椎间盘突出跟腰椎管狭窄症有何不同?
腰椎椎间盘突出(以下称为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里果冻状的髓核向外突出,压迫到神经的状态。跟腰椎管狭窄症一样,都会造成腰痛或是坐骨神经痛,偶尔也会出现排尿、排便障碍的重度症状。站着往前弯腰时,若感到剧烈疼痛就是椎间盘突出。相反地,若往后弯时感到剧烈疼痛,就是腰椎管狭窄症。
除此之外,腰椎管狭窄症在身体有所动作时,容易感到疼痛;椎间盘突出则是就算不动也常会感到疼痛。
另外一个分辨方式,就是仰躺时将膝盖伸直,向上抬起30~60度(名为仰卧直抬腿检测),受测时该脚及同侧腰部感到剧烈疼痛,就很有可能是椎间盘突出。
跟腰椎滑脱症或退化性脊椎侧弯有关吗?
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过去多半都曾罹患伴随腰痛的疾病。其中最多的就是因腰椎变形造成腰痛的退化性腰椎病。其它造成脊椎狭窄症的原因,年轻人大多是“滑脱症”,高龄者则以“退化性脊椎侧弯”居多。
滑脱症
腰椎的椎骨前后错位的状态,就称为“滑脱症”。滑脱症有两种,一种是椎弓(椎骨后端)与椎体(椎骨前端)断裂分离的“腰椎分离滑脱症”。好发于30~40多岁的男性,症状为双脚与腰部的疼痛。
另一方面,椎弓与椎体相互连接,但老化等原因造成椎间盘退化,让上下相连的椎骨产生错位的“腰椎退化性滑脱症”,以超过40岁的女性最为常见,会引发双脚腰部疼痛或发麻、私密部位不适症状,甚至是排尿、排便障碍。
退化性脊椎侧弯
脊椎从正面看是呈现一直线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脊椎左右侧弯超过10度,就称为退化性脊椎侧弯,腰椎的椎管也会变窄。这类患者常会伴随退化性滑脱症或退化性腰椎病。
脊椎一弯,朝左右方向分枝出去的神经出口(椎间孔)就会变窄,压迫或拉扯到神经,引发腰痛或下肢疼痛、发麻、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也有出现腰椎椎间盘超过2处的神经受到压迫、超过2处的神经根因压迫而引发疼痛的可能,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详细诊察。
轻松的就寝姿势为何?
可减轻腰部负担的就寝姿势,不是侧睡就是仰躺。无论哪个姿势,腰部都很难后弯,就不会让椎管变窄。如此一来,就能抑制疼痛或发麻的情况,让人可以一觉到天亮。
侧睡时,可以像虾子一样蜷曲身体,轻轻屈膝。这样能打开椎管,缓解神经压迫症状。仰睡跟侧睡不一样,没办法像虾子般捲曲身体。因此,可以将软垫或对折的坐垫垫在膝盖下方。稍微把膝盖垫高来睡,就能打开变窄的椎管。趴睡容易让腰部紧绷,增加腰部压力,所以不是很推荐。若因为长年以来的习惯,不趴睡就睡不着的话,可以在肚子下方垫块软垫或坐垫。
起身时不会感到疼痛的起床方式为何?
早上一起床腰就痛,会让一整天的心情变得沉重。感到忧郁时,症状也会恶化。为了不让疼痛恶化,可以试试下述的方法。
首先,醒来后请不要立刻起身。因为睡觉时身体几乎没有在动,肌肉会变得很僵硬,关节的活动性也会变差。在棉被里,用手搓揉腰部,让腰部慢慢地动一动,稍微热身一下。
铺床睡的话,则转为横躺姿势,将膝盖与腰部弯曲,以手肘撑起上半身。接着双脚往前伸,以趴姿将手撑在牆上等处,再慢慢起身。睡在床上的话,侧躺后,将膝盖与腰部弯曲,双脚移到床铺边角。双脚下床后再用双手撑起上半身,以坐姿起身,才不会造成腰部负担。
本文是王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