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痫治疗之难(一)
2019年11月,一位母亲带着她年仅十二岁的儿子,来到了我的诊室。母亲的眼中,满是焦虑,她牵着的小孩,则显得瘦弱,反应迟钝,满脸通红,看见小孩的情况,我隐隐感觉到什么。小孩坐在我身边,小孩的母亲坐在我的对面。“什么问题?”我问。“这是他在人民医院就诊的记录。”小孩的母亲也不多说,将一本门诊手册递给我。
我接过来一看,门诊手册上的字,龙飞凤舞,大小不一,很有一种不拘小节,无所顾忌,舍我其谁的感觉。对于一个人的字,我是很喜欢研究一番的。虽然看不清楚这个医生的签名,但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都是同行,我还是很熟的,有这种性格特征的字的人,一眼便能猜出来。
都说字如其人,我是深信不疑的。当翻到最后一页,看见病人的用药情况时,我不由大吃一惊。德巴金每天1.5克,托吡酯每天1200毫克,加巴喷丁每天1.2克。这个年龄的、如此瘦弱的小孩,这样的用量,是很可怕的。“发作控制了吗?”我问小孩的母亲。“没有完全控制,不过,他现在的问题是,反应迟钝,老是记不起来一些熟悉的词汇,全身皮肤发烫,一点汗都没有,我很害怕。”
“干嘛不找开药的医生看呢?”
“找了,她说这是正常现象,这个剂量不算大,她还说,托吡酯的量,还可以加大,她说,她曾经为一个病人用到每天2000毫克。”
“你没有向她提出你刚才提的问题吗?”
“提了,我还问她,抽血检查,血液中的丙戊酸浓度已经超标了,肝功能也差了,怕不怕。她说不怕,也是正常现象。”
“她还说,如果不相信她,可以到广州看看,在湛江市,就没有必要了,她说,在湛江市,她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这是她说的话?”
“对,这是她的原话。她对我们很不耐烦,不肯听我多说两句,我很害怕她。原来,我听人家说,她治疗这方面的疾病很厉害,我便一直给她看,现在,我的小孩成了这个样子,我真害怕了。”
“我有一位亲戚在附属医院工作,是他介绍我过来找您的,我等了很久,才挂上您的号。”
“来,秤一下体重。”我站起来,带着小孩,让小孩站在秤上,我看了一下,才42公斤。很显然,这个小孩的用药已经超量了,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副作用。
本来嘛,偶尔超常规用量,只要病人没有副作用,也没有大的问题。可眼下,这个小孩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个时候,调整一下剂量,就这么难?难道,面子比病人的健康更重要?这种情况,在门诊经常遇到,每一次,我都会十分反感,每一次,又感到十分的无奈。(待续)
本文是许志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