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绪毅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以案探讨丨泌乳素腺瘤治疗策略(一)
90人已读
一位10岁的患者,一年前因持续头痛4个月,到医院就诊,经过MR扫描,发现鞍区占位,考虑为垂体腺瘤并伴随卒中,见下【图-1】,激素检查显示泌乳素水平高出正常值10倍。

图-1
一、诊断: 泌乳素型垂体腺瘤
二、处理方案:
1、根据专家共识,首选药物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
2、也可考虑手术切除,因卒中的肿瘤质地较软,易于完全切除。
与家属充分沟通,并经过神州考虑之后,家长认为既然药物治疗有效、副作用轻,便首选药物治疗。按泌乳素腺瘤治疗专家共识,最初每日服用1片,分两次,第四天增加至每日2片,持续八个月。两个月后泌乳素水平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2倍,继续服药两个月后未见进一步下降,于是增加剂量至每日3片。然而,泌乳素维持在正常上限2倍,未进一步下降。复查MR显示肿瘤基本消失,见下【图-2】。

图-2
三、现状及考虑:
泌乳素水平仍高于正常上限,服药剂量已达最大剂量的一半,且孩子年仅10岁,而复查显示肿瘤基本消失。此时的最佳处理方案是什么?
该病例中,患者泌乳素水平超出正常上限10倍,临床上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较差。尽管按专家共识选择了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结果并不完全理想。如果当时首选手术切除会如何?
旭君个人倾向手术切除可能更为有利。
本文是宗绪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