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真实就诊记录
整合门诊诊室前,张女士、王女士两位患友在交流病情,得知她们两人都是乳腺癌,又都发生了骨转移,觉得病情很相似,便深入交流起来。12年前张女士因为“右侧乳腺癌”进行了手术,手术后做了化疗、放疗,最后医生还让她吃了5年内分泌药。治疗都结束后她觉得自己的病也就好了。2021年她出现腰背部疼痛,当时以为是“椎间盘突出”没有重视,做了理疗也不见好,疼痛越来越重。她意识到可能和之前乳腺癌有关系,拍片子一查发现腰椎有多发骨质破坏,考虑是骨转移。医生建议她做骨穿刺明确病理,她觉得已经知道是骨转移了,不想再吃痛苦再穿刺了。就按照以前乳腺癌的情况进行了治疗,起初效果蛮好的,疼痛也得到控制,但最近一段时间慢慢又开始痛起来了。这时她打听到上海六院赵晖主任及由肿瘤、放射、疼痛及放疗各专家组成的MDT团队,2006年起就已以多学科合作模式对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就赶紧来就诊。整合门诊建议张女士再次活检,明确目前乳腺癌的激素受体情况,张女士听到这个结果觉得有点不能理解:我已经是骨转移了,为什么还要再做穿刺?
王女士是转移性骨肿瘤整合门诊的老患者了,已经多次就诊了,她对张女士介绍她自己的情况,她是9年前右侧乳腺癌手术的,术后也是做了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2022年发现了骨转移,当时腰椎马上就要骨折了,做了骨水泥微创手术,同时又做了穿刺取了病理,和之前乳腺癌的情况是一样的,后面还是吃内分泌药。2024年复查发现肩胛骨有新病灶,整合门诊也是建议再次活检,她非常相信整合门诊,做了肩胛骨穿刺,谁知穿刺后发现病理情况发生了变化,她激素受体变阴性了,怪不得内分泌治疗效果不好了,就抓紧开始化疗了,化疗后她情况就明显好转了。
王女士建议张女士应该听医师的建议,进行再次活检,而且穿刺损伤也不大,很快就能恢复。张女士看到王女士治疗效果很好,就同意了穿刺。一周后她穿刺结果出来了,她病理情况同样也发生了变化,激素受体也变阴性了,她这时非常感激整合门诊医生团队和王女士,如果不是他们建议她进行二次活检,她可能还要多走很多弯路,多吃很多痛苦。
乳腺癌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癌症,转移病灶与原发肿瘤的受体状态不一致十分常见。转移后的二次活检非常必要,它能够为正确的治疗方案定制提供临床依据。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转移性骨肿瘤整合门诊团队在10余年的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诊治中,对于转移性骨肿瘤诊断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地改良,在2020年还申请了国家专利。根据PET/CT决定穿刺部位进行骨穿刺,能保证穿刺到指定部位,提高穿刺的阳性率,减少穿刺的副作用。强酸脱钙液脱钙速度快但对组织破坏性大,EDTA脱钙对组织结构影响小,但是脱钙速度慢,一般脱需要数周至数月,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情况。针对这些缺点进行了改进,改良后的EDTA脱钙法2-3天后即可进行骨组织切片的制作。既能保证穿刺组织能较好地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又缩短了脱钙时间,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改良的骨穿刺诊断方法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广泛开展,每年穿刺的人数超过1000人,病理诊断阳性率提高到95%左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2%,完全能符合目前临床检测的需要。
本文是赵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