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汪磊
汪磊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泌尿外科

泌尿肿瘤2024新进展拾翠(汪磊教授撰稿) 尿路上皮癌:EV-103五年随访结果带来新希望

36人已读

尿路上皮癌:EV-103五年随访结果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可谓大放异彩。 ADC 是由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链接而成。

维恩妥尤单抗(Enfortumab Vedotin, EV, Astellas)是一种靶向Nectin-4蛋白的抗体偶联药物,该蛋白在尿路上皮癌中高度表达,EV的有效载荷是一种具有高细胞毒性的微管抑制剂单甲基奥瑞他汀(Monomethyl auristatin E, MMAE)。EV与PD-1免疫药物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P)联合使用时,相较于含铂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既往EV-301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后线化疗),后线使用EV在无进展生存期(PFS,5.6 vs 3.7月)和总生存期(OS,12.9 vs 9月)方面均有显著优势,这提示对于那些已经接受过PD-1或PD-L1抑制剂以及含铂化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EV是一种新的可靠选择。

随后,EV-302研究将EV+P推向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研究结果于2024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与对照组(标准含铂化疗)相比,EV+P组mOS延长15.4个月(31.5m vs 16.1m, HR=0.47),mPFS延长6.2个月(12.5m vs 6.3m,HR=0.45)。值得一提的是,该组病灶消失率(CR)高达29.1%,客观缓解率(ORR)则为67.7%。此外,研究纳入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超过30%。2024年12月ESMO Asia大会发布的泛亚洲人群亚组分析(共166例患者)显示,EV+P这一组合可达到72.2%的客观缓解率,其中38.9%的完全缓解率让人眼前一亮。

EV-103研究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1b/2期、多队列研究。今年尤为令人瞩目的是EV-103队列A的更新结果,该队列纳入了45例无法耐受顺铂化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2024年ESMO年会公布了EV-103五年随访数据,结果显示一线使用EV+P方案的患者mOS高达26.1个月,中位的缓解持续时间DoR高达22.1个月。患者后期生存曲线显著拉长,至5年随访结束时患者生存率仍超过40%(达41.5%),这一结果远远超过了EORTC 30986研究中二线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含卡铂方案,OS 8.1-9.3月),这也引发了业内的一种广泛讨论:are we curing bladder cancer我们是否看到了治愈膀胱癌的希望?

在早先公布结果的队列H中,共纳入了22名接受术前新辅助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这些患者无法耐受顺铂新辅助化疗,研究给予了EV单药新辅助。22名入组患者中,68.2%的患者为cT2期,27.3%为cT3期,4.5%为cT4期,68.2%的患者为尿路上皮癌,31.8%为混合组织学类型。研究结果显示有8名患者(36.4%)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即在手术前检查时癌症已无法检测到。所有术前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均顺利实现膀胱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延迟。这一研究展示了EV在MIBC术前新辅助中应用的潜力,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EV-303/304研究的数据披露。

汪磊
汪磊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