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振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脉管炎小常识

发表者:种振岳 人已读

一、 什么是个脉管炎

脉管炎医学上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静脉。极少数发生于脑、心、消化道等处的血管。我国各地均有发病,但以黄河以北地区为多见;在国外多发生于亚洲地区,欧美各国均少见。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好发于青年壮年。1908年,Buerger报道本病的病理变化,所以又称Buerger氏病。

二、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真正的病因不清楚,但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几种因素:
(1) 吸烟:吸烟与本病的发病机理也不清楚,但与疾病的发作有非常明确的关系。临床上发现病人戒烟后,症状可好转,病情易予稳定,但如再次吸烟,症状又可加重。可能由于吸烟能引起血管收缩的缘故。
(2) 性激素:本病多数患者为男性;且发病年龄又为青壮年,考虑与雄性激素有关。
(3) 地理分布与寒冻:可能与寒冷可诱发血管痉挛有关。
(4) 免疫学说:有研究表明脉管炎是在烟草过敏和其它因素的反复作用下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5) 外伤:少数病人发病前有下肢损伤史,如压伤、剧烈运动、长途行走等,发病可能与血管损伤有关。
(6) 血液凝固性增高因素:此类病人的全血粘度和血浆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减慢。

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诊断?
其症状主要是由于肢体中小动脉阻塞而导致血流减少,肢体缺血引起。主要症状有:

(1) 疼痛,早期主要是间歇性跛行,即当病人行走一定距离(50~500米不等)后感小腿或足部肌肉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直,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复出现。
晚期病情进一步加重,病人常可出现静息痛。此种疼痛非常剧烈,经久不息,夜间为甚。病人日夜屈膝抱足而坐,彻夜不眠。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约40%的病人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在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呈红色条索,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
(2)肢体营养障碍
肢体长期缺血,引起肢体营养障碍,主要表现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皮肤干燥,色潮红或紫红,汗毛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

晚期可出现肢体溃疡或坏疽。且多属干性坏疽。坏疽可分为三级:
I级:坏疽局限于趾(指)部;
II级:坏疽延及趾跖(指掌)关节及跖(掌)部;
III级:坏疽延及足跟,踝关节以上;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将病程分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病情属早期阶段。包括间歇性跛行和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为进展期:主要为静息痛及肌肉萎缩等。
第三期组织坏死期:为晚期。主要为肢体远端溃疡及坏疽。

诊断要点:
(1)男性青壮年多见,以20~40岁最多,女性甚少见。病人多嗜烟。
(2)初发时常为单侧下肢,以后可累及对侧下肢,严重时上肢也可受累。
(3)有下肢慢性动脉缺血的临床表现。症状多从肢端开始,短期内可发展到小腿或前臂。患肢抬高后苍白,下垂后潮红或瘀紫。用手指压迫趾(指)端皮肤或趾(指)甲,局部皮肤或甲床毛细血管回复时间缓慢。患肢足背或/和胫后动脉、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少数股浅动脉也累及。
(4)下肢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史或临床表现。
(5)病情可呈周期性稳定和发作反复交替,肢端循环逐趋恶化,发生坏疽。
(6)一般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史。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1)一般疗法:①戒烟,防止寒冷,潮湿,患肢适当保暖,但不宜热敷或热疗等。
②足部运动
(2)药物治疗:①中草药
②扩血管药物
③抗感染
④支持疗法
⑤激素
(3)高压氧治疗
(4)手术治疗: ①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②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
③动脉旁路移植术
④大网膜移植术
⑤肢体远端静脉动脉化手术

本文是种振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