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田鹏 三甲
田鹏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微创技术先后成功治疗腹主动脉瘤2例

1372人已读

近日,我科利用微创技术——“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先后成功治疗腹主动脉瘤2例。腹主动脉瘤,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腹腔内的主动脉发生了瘤样扩张性病变,本来直径只有约2cm的腹主动脉发生了明显扩张,超过正常值的1.5倍以上。我们收治的两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年龄分别为65岁和78岁,动脉瘤直径已达5cm,被称之为危险性动脉瘤,因为动脉瘤破裂的几率比小直径动脉瘤明显增加。一例患者伴有尿毒症及较严重的心脏二尖瓣脱垂,平时经常会有喘憋症状,每周需行血液透析4次;另一例有肺气肿病史,近期因憋喘症状明显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以往的治疗需要通过开腹手术治疗,切除动脉瘤,并以人工血管进行置换,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有多种伴发病的患者而言,手术的风险可想而知,许多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恢复期很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这种巨创的手术已逐渐被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所替代。该技术首先由上海长海医院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景在平教授引入我国,已有10余年时间,经历了一个由尝试、推广、到突破创新的发展过程,技术难点不断被攻克,一个个“禁区”不断被打破,使该种治疗技术不断臻于完善。这种技术的优点关键就在于“微创”两个字,避免了开腹的大手术,只需在双侧腹股沟各做一个小切口,通过穿刺股动脉途径,将“人”字形大动脉覆膜支架植入腹主动脉,将瘤样扩张处完全覆盖,使动脉血流经支架内进入双侧下肢,不再进入瘤腔,从而使瘤腔被完全隔绝而形成血栓,避免了腹主动脉的进一步扩张及最终破裂的风险。对于心、肺功能不良的高龄患者,可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使风险进一步降低,术后1至2天即可下床活动,1周即可出院,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大大缩短了康复的时间。

目前2例患者均已成功完成治疗,一例患者已康复出院,另一例患者正在康复中。

田鹏
田鹏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