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鹏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双向穿刺技术成功治疗下肢动脉多发钙化闭塞一例
1881人已读
近期,我科应用双向穿刺技术成功治疗下肢动脉多发闭塞一例。患者老年男性,既往有糖尿病史及吸烟史,来院诊治时右足第一、第五足趾已出现发黑坏死,疼痛明显。行下肢动脉CTA(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双下肢动脉多发狭窄、闭塞,右下肢更为明显,闭塞处为坚硬的钙化斑块。此类病人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因动脉钙化斑块较硬,介入治疗时导丝、导管很难通过闭塞处,往往进入动脉夹层假腔而无法返回远端真腔,从而导致治疗失败。考虑到治疗的难度,我们术前对各种手术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并最终选择了目前国内刚刚开展不久的动脉双向穿刺技术,即同时穿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及足踝处的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导丝、导管从动脉两端向中间同时推进,争取成功“会师”,从而大大增加动脉开通的几率。此种方法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开展时间不久,在省级医院也刚刚开展,在操作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足踝处的动脉直径较细,穿刺起来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在治疗中有足够的耐心。
治疗方案确定后,手术按既定计划进行。首先我们在彩超引导下成功穿刺大腿根部的股总动脉,然后穿刺足踝处的胫后动脉,因动脉管腔较细,穿刺难度较大,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穿刺成功。紧接着我们准备进行双向“会师”了,导丝、导管首先由大腿根部自上向下推进,在大腿中下段处遇到较大阻力,此处正是钙化斑块严重处,多次尝试均不能顺利前行,造影发现导管位于夹层假腔,无法进入远端真腔,正如我们术前所估计的那样,通常情况下手术到此就宣告失败了。好在我们在足踝处还准备了一个通路,还有自下向上通过闭塞段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开始尝试着从足踝处向上推进导丝、导管,结果在膝盖下面胫后动脉与腓动脉汇合处又遇到了一个坚硬的斑块,经过多次尝试,导丝通过了斑块处并继续上行,竟然很顺利的通过了大腿中下段一开始难以通过的闭塞处,与上面的导丝、导管成功“会师”。后面就是常规的治疗程序了,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最后再次造影显示,右下肢动脉自上至下完全通畅,下肢血供恢复了正常,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此种技术的成功运用,标志着我们在复杂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的治疗方面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是田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