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减慢或停止,低于正常同龄小儿发育水平的现象。
一般特指 6 岁以下儿童在粗大 / 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会/个人、日常活动能力等发育领域中,存在 2 个或 2 个以上明显落后表现。
发育迟缓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减慢或停止,低于正常同龄小儿发育水平的现象。
一般特指 6 岁以下儿童在粗大 / 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会/个人、日常活动能力等发育领域中,存在 2 个或 2 个以上明显落后表现。
孩子生长发育受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生长激素缺乏、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家族性矮小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常见病因。通常儿童 3 岁前生长发育与营养因素有关,3 岁后与内分泌因素相关。
下述人群更容易发育迟缓,需加以注意:
生长发育迟缓的病因不同导致其症状也各不相同。
生长激素缺乏症
身高:患儿出生时身长正常,1 岁后生长速度开始减慢,每年生长速度小于 5 厘米,身材比例匀称。
面部:面容幼稚、脸圆胖、皮肤细腻、头发纤细、下颌发育不良、牙齿萌出延迟且排列不齐。
骨骼:骨龄落后,骨骺融合较晚,多数患儿青春期发育延迟。
智力:患儿智力发育正常。
特发性矮小
身高:患儿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但年生长速度略偏慢,生长激素不缺乏,体态匀称。
骨龄:骨龄正常或略延迟。
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多见于男孩,占儿童矮小症的 1/3 以上,父母其中一方多有青春期发育延迟病史。
发育时间:患儿青春期开始发育时间比正常儿童迟 3~5 年。
身高:青春期前生长缓慢,但发育后最终身高正常。
骨龄:骨龄也相应落后,但身高与骨龄一致。
宫内发育迟缓:指足月儿体重低于 2.5 千克,特点是患儿体型匀称性矮小,不伴有畸形。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特殊面容:头大颈短、面部臃肿、眼睑水肿、眼距宽、鼻梁宽平、表情淡漠。
智力:智力低下、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行走延迟、感觉迟钝、嗜睡。
肢体发育:躯体长、四肢短、骨龄发育落后。
其他:心血管功能低下、消化功能紊乱、腹胀、便秘等。
本病主要依靠测量身高体重综合辅助检查协助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主要是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治疗,争取改善患儿最终身高。
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如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发育迟缓,同时先心病的具体分型、位置、大小若符合手术指征,则需手术治疗。
问:发育迟缓治疗过程中怎么复查?
答: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一般定期3 个月随访一次,测量身高、体重,询问有何不适,同时检查血糖、甲状腺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每年复查骨龄,以便观察疗效、有无相关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药物。
患儿成人期的身高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精神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