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腹股沟疝 >

腹股沟疝介绍,什么是腹股沟疝

介绍

腹股沟是人体腹部与大腿根部相接(或交界处)的一块三角区域。由于腹股沟处先天性的腹壁薄弱、缺损或者由于年龄偏大腹壁变薄等原因,使患者在站立时,腹腔内的脏器受重力或腹压的影响,离开原来所在部位,从缺损处或薄弱处向体表凸出,形成一个梨形的凸出物,此凸出物即称为腹股沟疝,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可伴胀痛,发生嵌顿时肿块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

腹股沟疝根据发病的类型,可分为可复性疝、难复性斜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等四种。对患者而言,若有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发生小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嵌顿性腹股沟疝2例

束翌俊 上海新华医院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腹股沟疝主要与腹壁薄弱、腹腔内压力增高等有关。

腹壁薄弱

  • 先天因素:如患者鞘状突未闭、腹股沟发育不良等。
  • 后天因素:如高龄、生长发育不良、营养代谢不良等某些疾病。
  • 其他因素:如下腹部手术史等。

腹腔压力增高

  • 腹腔压力瞬间或持续增高是腹股沟疝的常见诱因,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有:长期便秘、搬运重物、慢性咳嗽、腹水、妊娠、排尿困难、婴儿经常啼哭等。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腹股沟疝,需加以注意:

  • 腹压增高的人群:长期便秘、搬运重物、慢性咳嗽、腹水、妊娠、排尿困难的人群以及经常啼哭的婴儿。
  • 老年人群:年龄大于 60 岁的老人,由于年龄增大腹壁逐渐薄弱,腹股沟三角区肌肉和筋膜薄弱,在腹压的压力下,腹股沟更易形成缺损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
  • 儿童和青壮年:一些儿童和青壮年,由于先天性的腹股沟处腹壁发育不全,可引起腹股沟斜疝。但儿童随着发育和肌肉增长,腹股沟疝有一定概率自愈。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不可忽视的疾病--腹股沟疝

王永坤 聊城市人民医院 乳腺甲状腺外科、疝和腹壁外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腹股沟疝的典型症状就是腹股沟区有一个凸出的可复性肿块。起初肿块较小,仅表现轻微的坠胀感,随着肿块越来越大,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

典型症状

  • 包块一般在患者站立后发生。
  • 因为肠管组织随着重力和腹内的压力被挤压至腹股沟缺损处,进而通过“缺损孔”凸出。一般会在一个叫做“耻骨结节”的位置,形成一个可移动的、半球形的皮下包块。这个“耻骨结节”是人体下腹部一个比较明显的骨性凸出,成年女性耻骨结节一般与阴毛上缘齐平,成年男性的耻骨结节则被阴毛覆盖。
  • 患者在躺下或用手按压时,该包块会消失。其中,有部分类型的男性腹股沟疝,他们的包块凸出时可以进入阴囊,导致阴囊肿大。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腹部症状:可能有腹部局部胀痛、坠胀之感。如果腹股沟形成的疝不能回纳(即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肠管或者腹腔内其他器官就会卡在缺损孔处,导致肠管或器官缺血坏死。由于肠道自我保护反应,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部剧烈疼痛的症状。
  • 全身症状:腹股沟疝如果出现嵌顿,容易出现缺血坏死和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发热、血压降低、昏迷等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高发疾病:腹股沟疝的症状和表现

钟朝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疝和腹壁外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复发:

  • 饮食:经常便秘的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肉类和硬质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 休息: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尽量不熬夜、不憋尿,规律进行性生活,有助于减少疝气发生的因素。
  • 穿戴疝气带:等待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行手术治疗者,应穿戴疝气带,减少肿物的凸出,从而减少发生嵌顿性疝、绞窄性疝的可能。

另外一些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注意如下事项,也有助于避免复发或远离疾病:

  • 先天性发育不良的患儿:只能通过手术纠治,以保证日后不再复发。
  • 儿童和青壮年:每周应适量进行腹部肌肉训练,增强腹部肌肉活力,用增大的肌肉组织防止腹壁组织变薄。
  •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应注意锻炼身体,日常饮食以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便秘的发生。在生活中注意预防感染和感冒,饭后应积极散步,促进消化,同时还可以保持身体机能,身体条件允许的还可以去参加轻活动量的广场舞。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怎么样才能预防疝气?

刘海 湘雅三医院 胃肠外科Ⅱ科 主任医师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体格检查、B 超检查、X 射线检查、CT 检查、核磁共振检查(MRI)等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体格检查:目的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为后续检查及治疗提供依据。
  • B 超检查:目的是通过 B 超检查观察患者腹沟股处的包块,进一步辅助判断患者是否为腹股沟疝。同时,超声还可以协助医生评定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
  • X 射线检查:目的是通过 X 射线检查观察患者腹壁处腹腔脏器的形状、位置是否有明显改变,辅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腹股沟疝。
  • CT 检查: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腹壁变薄缺损,以协助医生诊断,同时能判断腹腔器官的情况;在患者发生嵌顿性腹股沟疝或绞窄性腹股沟疝时,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 核磁共振检查(MRI):目的是对患者腹腔软组织进行辨认,能够有效鉴别“隐匿疝”等不易察觉的情况,以免漏诊。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主任好!腹股沟疝做什么检查确诊

赵凤林 北京朝阳医院 疝和腹壁外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目前腹股沟疝最可靠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除少数无明显症状的患者,腹股沟疝一般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其存在自己痊愈的可能。年老体弱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守治疗。一般采用镇痛药物和抗生素缓解患者疼痛和防止术后感染。

紧急处理

如果出现腹股沟区肿物凸出不能回纳,同时伴有局部或者腹部疼痛明显、恶心呕吐等,应紧急就诊,必要时医生会安排急诊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镇痛药物:由于嵌顿性疝不能回纳,可引起患者腹部剧痛。在术后可服用一些非甾体镇痛药物,在镇痛的过程中可起到抗炎的作用。常用药物:如吲哚美辛、布桂嗪等。
  • 抗生素:患者的肠管如果坏死或在手术后形成伤口,则需要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常用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

手术治疗

一旦诊断为腹股沟疝,医生会采用外科手术修复缺损的组织。他们会将一个特制的网片放置在患者腹腔的薄弱处,人为加固该处的组织强度,从而保证肠管等腹腔脏器不会移位到发病处,形成疝。一般而言,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 开放手术:通过开放的方式完成手术修补,适合所有类型的疝,特别是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主要有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三种。常选用无张力疝修补术。
  •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的优点。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左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微创手术,复位过程。“重视疝气,早诊早治”是解除疝疾病患者疼痛和困扰的重要途径。

龚独辉 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 普外(疝、肝胆)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病情观察与复查

  • 观察病情: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爽,防止细菌感染,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若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 复查:术后出院 1 月后,去医院可复查一下 B 超,目的是让医生判断恢复情况。

饮食

  • 正常术后第一天如果没有明显麻醉后反应,可以正常进食。
  • 由于大多的复发性腹股沟疝都是因为肠管突出形成的,嵌顿性疝严重者会导致患者肠管坏死,所以嵌顿性疝急诊手术一般在术后禁食;在恢复期间,采取静脉滴注营养液等方式,补充患者恢复所需的能量,及生命活动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等。
  • 在出院后可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的流食,如瘦肉粥、鸡汤、蛋羹等。可将水果榨汁饮用。不要吃生冷、硬质、辛辣刺激的食物。

运动

  • 术后第 1 天可以适量下床走动。
  • 术后 1 个 月可恢复正常活动。
  • 出院后可适量的进行饭后散步等活动,保持身体机能维持正常的水平。
  • 术后半年内应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及高强度运动。

戒烟、戒酒

  • 烟酒对身体具有刺激作用,酒还会扩张血管,不利于伤口恢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注意事项

吴巨钢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

预后
  •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凸出的腹腔脏器如果不能回纳,可导致该脏器缺血坏死,引起患者剧烈腹部疼痛,甚至可引起患者严重的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
  • 经过正规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基本都能治愈,且一般无后遗症,治疗效果良好。但是本病也有一定的复发率,所以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规范治疗,减少复发。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疝气手术会复发吗?复发怎么办?

李俊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推荐医生 2150位 推荐医院 98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