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腹外疝 >

腹外疝介绍,什么是腹外疝

介绍

腹外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缺损或薄弱区向体表突出。特征性临床表现为腹壁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肿块。

按照腹外疝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白线疝、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和腰疝。

按照腹外疝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可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闭孔疝的诊断问题

刘海 湘雅三医院 胃肠外科Ⅱ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常见原因包括腹壁强度减弱和腹内压力增高。

腹壁强度减弱

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

  • 先天性因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属于正常的解剖结构,可造成该处腹壁强度减弱;腹膜鞘状突未闭、腹白线发育不全等先天性疾病,可成为腹壁的薄弱点。
  • 后天获得性因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及感染、腹壁神经损伤、年龄增长、肥胖等因素,也常是腹壁强度减弱的原因。长期吸烟等生活习惯,可能与腹外疝的发生有关。

腹内压力增高

  • 常见的原因包括慢性咳嗽、慢性便秘、经常呕吐、排尿困难、举重、妊娠、婴儿嚎哭、腹水、腹内肿瘤等。
  • 一般人虽然日常生活中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但如果腹壁强度正常,则不会形成腹外疝。

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更容易患腹外疝,需加以注意:

  • 婴幼儿及老年人。
  • 胎龄较大的孕妇。
  • 经常性的腹部突然过度用力人群,如举重运动员。
  • 慢性咳嗽、经常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腹部外伤等患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肥胖与腹壁疝的关系

顾岩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普外科 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腹外疝以腹壁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肿块为特征性表现。早期除特征性肿块表现外多无明显不适,随着病程的延长,肿块逐渐增大,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些患者可出现肠粘连、肠梗阻。少数患者出现嵌顿,未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绞窄、肠坏死的严重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典型症状

腹股沟疝

  • 腹股沟斜疝:大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偶有腹股沟区钝痛,站立或过度用力时加重,平卧时好转,又可分为可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疝和绞窄疝。
    可复性疝: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区可见肿块,仅在站立、行走、跑步、劳动或剧烈咳嗽时出现,平卧后可自行消失。肿块开始时较小,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大。
    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
    嵌顿疝和绞窄疝:肿块坚实变硬,触痛明显。若嵌顿的疝内容物是小肠、结肠,可出现典型急性肠梗阻症状,如剧烈腹痛、腹胀、呕吐、肛门排气排便不畅等。
  • 腹股沟直疝:当病人直立时,在腹股沟内侧出现一半球形疝块,开始时多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有疼痛等不适,平卧后肿块多能自行消失。

股疝

  • 疝块一般不大,呈半球形隆起。
  • 症状轻微,仅在久站或咳嗽时略有坠胀感。
  • 极易发生嵌顿,且迅速发展为绞窄,出现明显的急性肠梗阻症状。

腹壁切口疝

  • 一般多见于手术纵向切口,多于术后几个月内发生。
  • 切口处有肿块突出,站立、行走及腹部用力时更为明显,平卧时消失。
  • 小的切口疝无其他症状,较大的切口疝伴腹部隐痛、食欲减退、恶心、便秘等症状。

脐疝

  • 成人脐疝主要症状为脐部可见半球形疝块,可回纳,常伴有腹部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 婴儿脐疝常在洗澡、换衣服时发现,当啼哭、站立或用劲时可见脐部疝块,安静时可消失,无其他症状。

白线疝

  •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也不易被发现。
  • 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闭孔疝

  • 表现为股部和膝关节内侧局部刺痛、麻木和异常感觉。
  • 咳嗽或用力时,疼痛加剧;当患侧下肢做屈曲等动作时,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并发症

腹外疝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 肠绞窄:肠绞窄患者常有发热、持续腹痛等表现,胃肠减压后腹部可见肿块。
  • 肠穿孔: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等症状体征,可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闭孔疝的诊断问题

刘海 湘雅三医院 胃肠外科Ⅱ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如肺部疾病、前列腺增生、便秘等。
  • 便秘与疝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饮食以易消化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以保持大便通畅。出现便秘时,不要用力排便,应采取通便措施辅助排便。
  • 日常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多进行腹肌锻炼,增强腹肌力量。
  • 护理婴幼儿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或阴囊处是否有异常包块,同时需避免宝宝大声哭闹,不宜让孩子过早站立,不要把孩子的腹部裹得过紧。
  • 老年人应预防慢性疾病发生,注意戒烟,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感冒,适量增加活动,进食易消化食物,减少或避免重体力劳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小“疝气”,大麻烦

董擂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腹部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腹部彩超:通过腹部彩超可明确诊断,同时可诊断疝气类型、大小、缺损疝环口大小等,另外,超声检查对辨别内容物也有一定帮助。
  • 腹部 CT:一般作为常规检查,用于显示腹壁缺损的位置、大小及疝内容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闭孔疝的诊断问题

刘海 湘雅三医院 胃肠外科Ⅱ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成人疝气没有自愈可能,手术是治愈成人疝气的唯一手段。婴幼儿年纪较小,只要疝气没有发生嵌顿,可用疝气带保守治疗。如果 1 岁以上疝气仍未痊愈,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1 岁以内婴幼儿先天性脐疝可临床观察,如 1 岁以上仍未痊愈,可考虑手术治疗。
  • 腹带:对于无手术条件的患者或者等待手术的患者可以终身或临时使用腹带,但对于疝内容物难以回纳的患者要慎用腹带,以免腹带对肠管等疝内容物造成不当压迫。

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以修补腹壁缺损或薄弱为主,是治愈绝大部分腹外疝的唯一有效方式。
  • 小儿和成人有不同的手术方法,小儿主要进行局部的组织缝合修补,成人的修补手术多使用补片等材料。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疝气手术有风险吗

元海成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饮食调整:多吃粗粮及新鲜蔬菜、水果,忌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吃可能引起便秘或肠胃胀气的食物(如柿子、红薯等)。
  • 注意休息,术后尽量避免剧烈活动以及重物搬运,可采取适量的运动,增强腹壁肌肉强度。
  • 避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
  • 戒烟戒酒。
  • 勿长时间憋尿,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的人群,容易发生排尿困难,从而诱发疝气发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疝气术后生活上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听听美女护士长怎么说吧

高磊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胃肠疝外科 主任医师

预后
  • 大部分腹外疝患者预后良好,经过积极地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但现有的各种手术方法治疗腹外疝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 如果未及时处理,延误治疗时机,肠管受压或绞窄,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甚至脓毒血症等,危及生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疝气手术会复发吗?复发怎么办?

李俊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推荐医生 2150位 推荐医院 98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