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血压过高而导致心脏的左心室负荷过大,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和扩张而形成器质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吴鸿临床表现:在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比如会出现头痛、胸闷等轻度不适。当出现心功能非代偿期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心源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久病可累及右心衰竭最终导致全心衰竭。治疗:1.及早控制血压。由于本病是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早期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2.逆转左心室肥大(LVH)。研究表明LVH减少,心血管死亡率下降。逆转LVH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等非药物治疗。3.加强对早期无症状心衰的防治。建议使用ACEI,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RB和/或醛固酮抑制剂,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 4.对心脏合并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等)的治疗。
吴鸿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9月08日 4511 0 13 -
高血压一旦引起心脏扩大,还能活多久?真的很担心
孙师傅,活了62岁,发现高血压的时候,心脏已经扩大,已经出现了严重心衰,在他最后5年里,反复住院,一次比一次重,一次比一次间隔时间短,最后坐着床上走了…… 我们为什么一直科普,要预防高血压,要早点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一旦出现并发症,常常是不可逆转的,也常常会危及生命,影响寿命。 高血压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什么意思呢?长期的高血压不控制,或控制不好,就会引起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旦心脏结构发生变化,比如最先出现的就是左心扩大,这时候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一旦心脏结构出现变化,就可能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也就是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主要包括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肥厚,逐步发展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研究显示约70%的心衰是由高血压所导致的,同时可能出现与之相关的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心脏的合并症。 高血压一旦导致左心扩大,能活几年? 这个没有办法回答,因为有人相对发现的比较早,有人发现的比较晚。发现早自然对寿命影响小,或不影响,但发现晚,影响就比较大。 像孙师傅,之前并没有发现高血压,而是高血压已经引起左心扩大,出现心衰,才去看病,一检查心脏已经扩大,心功能很差,心衰严重,这种严重的心衰平均五年死亡率和肺癌是一样的。 当然这里说的是严重心衰,心脏扩大明显,对于大部分发现比较早的高血压,心脏略有扩大,那么如果能积极控制血压,积极预防心衰,那么不会影响我们的寿命。 一旦发现高血压已经导致左心扩大怎么办? 必须积极控制血压,并监测血压,这时候我们选择降压药就很讲究,不但要能降血压,更重要选择普利类、洛尔类、利尿剂等等降压药,这些降压药不但能降压,而且还能预防心脏进一步扩大,治疗心衰。一举两得,所以高血压导致左心扩大,一定选好降压药,找好专科医生,否则只降压效果不佳。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亡羊补牢,虽然为时未晚,但毕竟有羊已经丢了,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早监测血压,早发现早治疗,血压控制好,其实我们就是健康人。 血压控制不好,我们就是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当然最最最要强调的就是低盐低糖低油饮食,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熬夜,远离烟酒,这样的健康生活能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和推迟高血压来临。
王星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12月12日 13 0 0 -
高血压性心脏病会造成心肌的缺血吗?心肌缺血如何护理?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高血压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变,是由于长期血压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变。长期的高血压可能会造成心室的重构,造成心肌的缺血,发生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由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惊吓和寒冷所诱发,多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对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要如何护理,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 1.心理的护理 时下有这样的说法;就是所谓的“双心治疗”心绞痛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交均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病症反复发作,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从而加重病情,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医护人员要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讲解心绞痛的常识、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科学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避免劳累,调节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要保持开朗乐观。 2.疼痛护理 当心绞痛发作时,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若休息5分钟后,疼痛未缓解,监测患者血压,遵医嘱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服药后3~5分钟仍不能缓解可重复使用,每隔5分钟1次,连续3次仍未缓解应考虑ACS,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就医。若疼痛仍不能缓解或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必要时遵医嘱静脉给予患者镇静药物。 3.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和用药禁忌情况,并叮嘱患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物、停药、换药。用药后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就诊。患者要随时备好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4.饮食护理 ①心绞痛患者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每天进餐3~5次,每餐控制在6~7成饱,严禁暴饮、暴食; 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的食物; ③不吃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减少盐分的摄入; ④适当增加饮水量,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⑤对于肥胖患者,应多食用植物蛋白,控制体重。 ⑥忌烈性酒,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健康宣教很重要 1.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戒烟,避免过度疲劳、饱餐、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 2.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出现不适时立即就诊。 3.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
李明春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10月28日 1843 1 0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血压管理
8段语音 共1176秒熊劼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9月22日 1726 2 2 -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指导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目标血压应低于130/80 mmHg。国内外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强调,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β受体阻滞药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基石。 利尿药类降压药(如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等)适用于慢性收缩期心力衰竭患者,对舒张期心力衰竭者慎用。间断应用小药量利尿药类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又能缓解心力衰竭的水肿。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能延长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水肿和低钾血患者的生存期,并能降低其病死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及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如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有效预防心力衰竭,可作为治疗慢性收缩期心力衰竭的首选药,但需要长期应用。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患者可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 理论上,β受体阻滞药对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它具有抗交感活性等作用,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但由于β阻滞药对心肌收缩力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初期应用宜慎重。有明显适应证时也要从小药量开始,治疗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达到延长生存时间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β受体阻滞药对于患者一旦适应,应不断加大剂量(如倍他乐克25 mg,2次/d),直至患者耐受,且坚持长期服用,不可中途中断治疗,中断治疗患者心力衰竭会反弹,加重病情。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通过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钙通道阻滞药(主要指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轻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有益,循证医学已证明钙通道阻滞药常使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目前认为,钙通道阻滞药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无益,应慎用。 直接血管扩张药(如哌唑嗪、长压定、肼苯哒嗪等)能有效延长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哌唑嗪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特别是某些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良好效果,但长期应用易导致体液潴留,需加用利尿药。肼苯哒嗪与硝酸酯类联用虽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大,不易耐受。 如果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后出现心房颤动与既往已有或无心房颤动者相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和院内病死率明显升高,预后较差。
张恩圆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8月01日 3586 2 0 -
如何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在医生看来并不难诊断,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李寰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4月23日 1936 1 2
相关科普号
李明春医生的科普号
李明春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高血压科
72粉丝4521阅读
吴鸿医生的科普号
吴鸿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267粉丝34.5万阅读
熊劼医生的科普号
熊劼 医师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心血管内科
9粉丝608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