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或刺激物质而产生的皮肤炎症,常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危及生命。
主要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大疱等,且伴有剧烈瘙痒。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或刺激物质而产生的皮肤炎症,常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危及生命。
主要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大疱等,且伴有剧烈瘙痒。
本病是由于接触刺激(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或过敏物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引起的, 其中,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类型。本病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接触了刺激性强的物质后引发的皮炎。
原理:通常通过对皮肤产生直接破坏作用而致病。
致病范围:通常会使所有人都受刺激起反应。
常见刺激原:
化学试剂
外用酒精
漂白剂和洗涤剂
洗发水,染发剂
空气中的物质,如木屑或羊毛粉尘
农作物
肥料和农药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接触了过敏物质后引发的皮炎。
原理:激活人的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而致病。
致病范围: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少数人发病。
注意:过敏物质在高浓度时也会变成刺激原。
常见过敏原:
镍,用于珠宝、钮扣。
药物,如抗生素霜和口服抗组胺药。
秘鲁香脂,用于香水、化妆品、漱口水、调味品。
甲醛,在防腐剂、消毒剂和衣物中。
个人护理用品,如除臭剂、沐浴液、染发剂、化妆品和指甲油。
有毒的常春藤和芒果等植物,含有高度致敏物质—漆酚。
空气中的物质,如芦苇花粉、喷洒的杀虫剂。
光敏物质,如一些防晒霜和口服药物。
本病非常常见,几乎所有人都得过(比如对裤子松紧带过敏,肚子周围产生一圈红线),尤其下述人群更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需加以注意:
主要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大疱等,且伴有剧烈瘙痒。
按照起病缓急、疾病持续时间不同,本病可分为以下三类:
皮损
轻者表现为皮肤出现一块一块的发红(红斑),长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小疹子(丘疹),有些疹子上还会有小水疱(丘疱疹)。
重者表现为皮肤水疱、液体渗出、结痂、甚至局部皮肤坏死。
自觉症状
主观感觉上可能会有瘙痒或烧灼感、疼痛感。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主要是由于接触过敏或刺激物质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症状表现、病史问诊、过敏原检测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质,以及对症处理。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积极查找变应原,去除诱发过敏的因素。
系统口服药
轻症:抗组胺类药物止痒,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重症: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治疗。
局部外用药
急性期:红肿明显选用炉甘石洗剂。
亚急性期:急性期之后有少量渗出时用糊剂,无渗液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如新霉素、莫匹罗星。
慢性期:选用具有抗炎作用的霜剂、软膏等。
治疗效果与病程、是否及时治疗以及有无接触刺激物或过敏物质有关。
急性接触性皮炎,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经积极治疗,1~2 周内可痊愈。但再次接触致病物质,会再复发。
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质可导致慢性接触性皮炎,治疗效果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