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指由破伤风杆菌经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是因破伤风杆菌经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后,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分泌毒素,导致严重的肌肉痉挛,严重情况下可危及生命。
破伤风不具有传染性,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破伤风是指由破伤风杆菌经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是因破伤风杆菌经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后,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分泌毒素,导致严重的肌肉痉挛,严重情况下可危及生命。
破伤风不具有传染性,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本病是由于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多数存在于有动物粪便的地方,可通过受污染的皮肤伤口进入人体,主要有:
破伤风感染人体后,可能引起骨折、喉痉挛、肺栓塞、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等并发症,如果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平均病死率可达 20 ~ 30%,重症破伤风的病死率可达 70%。潜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
本病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处理伤口、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破伤风疫苗泛指含有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成分的疫苗,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等。
破伤风类毒素可作为单价抗原疫苗单用,亦可与白喉类毒素联和百日咳疫苗联用,即通常所说的百白破疫苗,我国已对儿童进行百白破疫苗的常规接种。
此外,对于既往无破伤风疫苗免疫史的外伤高危人群如军人、警察、军校和警校等院校在校学生、建筑工人、野外工程作业人员( 石油、电力、铁路等)及厨师等,建议尽早完成暴露前免疫(注射三针或者三针以上破伤风疫苗)。
本病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检查项目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医院不能实施。
本病的治疗目的为通过应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中和人体中的毒素;通过处理伤口消除破伤风梭菌,防止毒素进一步产生;在病情持续期间给予支持治疗。
破伤风患者应注意避免声光刺激,病情较重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辅助呼吸。急性期破伤风患者出汗多,能量需求高,须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破伤风患者的转归与支持治疗的质量有关。
局限型破伤风的预后较全身型好。
从年龄方面看:老年人与婴儿病死率高;在 50 岁以下人群中,潜伏期、初期越短的,病死率越高。
需通气支持患者死亡率高于无需通气支持的患者。
开放性骨折、深刺伤等基础上发生的破伤风预后一般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