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及暴食行为,患者又因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催泻、疯狂减肥等方法以消除暴饮暴食引起肥胖的极端措施。
国外报道神经性贪食患病率在 16~40 岁的女性中约 1%,女性患者是男性 10 倍以上。
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及暴食行为,患者又因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催泻、疯狂减肥等方法以消除暴饮暴食引起肥胖的极端措施。
国外报道神经性贪食患病率在 16~40 岁的女性中约 1%,女性患者是男性 10 倍以上。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生物学、心理和社会等多方因素有关。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那么患有神经性贪食可能性较大: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神经性贪食,需加以注意:
暴食行为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吃到胃疼,并抱怨自己的行为失控。为此,常通过自我催吐、服用泻药、过度运动来控制体重。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预防神经性贪食的发生。早期治疗是防止疾病进展的最佳途径。了解神经性贪食的症状,一旦发现有人疑似神经性贪食立即就医,有助于预防神经性贪食的并发症。
用于神经性贪食的常见的检查和相关测试包括:
神经性贪食可通过心理咨询、口服药物(如抗抑郁药)来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及早的治疗有助于疾病更快恢复、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神经性贪食的研究显示,药物治疗一直被认为是有一定疗效的。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以前者为主。
多数心理治疗研究发现,心理干预对神经性贪食有效,可降低暴食发作次数,改善和清除症状。
神经性贪食是一种病程波动的慢性疾病。总体而言,神经性贪食的预后较神经性厌食症好。
从短期来看,能参与治疗的神经性贪食患者中,超过 50% 的患者暴食和清除行为有改善。三年随访时少于三分之一的患者情况良好,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症状有一些改善,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结局较差,症状慢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