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起足部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足部溃烂、迁延不愈,常伴发感染。
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患病率为 4% ~ 10%。糖尿病足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大,费用高。
如果未能早期治疗,通常结局并不乐观,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足患者可占到 40% ~ 60%。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起足部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足部溃烂、迁延不愈,常伴发感染。
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患病率为 4% ~ 10%。糖尿病足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大,费用高。
如果未能早期治疗,通常结局并不乐观,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足患者可占到 40% ~ 60%。
糖尿病足是一组足部的综合征,而非单一症状。它至少应当具备如下要素:
糖尿病足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也称混合型)。我国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缺血型,单纯神经型比较少见。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足,需加以注意:
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足畸形及足部缺血导致的疼痛、行走困难等,常合并感染、溃疡、坏疽乃至截肢等。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症状,感觉麻木、迟钝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晚期足部出现肌肉、骨组织的坏死,如骨髓炎、干性或湿性坏疽等。
糖尿病足患者还可伴有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变。
糖尿病足患者如果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以下严重的并发症:
问:糖尿病足的前兆有哪些?
答:糖尿病足的前兆:
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观察症状和体征,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足部的视诊、触诊。
实验室检查
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血常规和 C 反应蛋白:用以评估感染和炎症程度。
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病变,常见检查有尼龙丝压力检查,音叉震动觉,踝反射、痛觉、温度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等。
血管病变检查
医生会进行下列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血管病变:红外线皮肤温度检查、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测定。
影像学检查
彩超、X 片、CT 和磁共振成像(MRI)等,用来检查血管情况以及足部的骨骼和深部软组织是否发生感染、损害。
细菌培养
取患者病变区域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明确感染病原菌种类,有助于指导治疗。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对症的药物治疗;对于缺血严重,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方式重建血流;当感染扩散时,可采取截肢术,挽救患者生命。
对因治疗: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原因不同,药物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α-硫辛酸等药物:可改善神经感觉异常及神经传导异常。
前列腺素及前列腺素类似物制剂:如脂微球前列腺素 E1,可改善麻木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自发性疼痛。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依帕司他,可有效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情进展,联合硫辛酸治疗疗效更显著。
甲基维生素 B12:如甲钴胺等,可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对症治疗
下肢缺血: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合并有冠心病且有房颤风险:需要联合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药物,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扩血管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西洛他唑、脂微球前列地尔注射液、贝前列腺素类似物、安步乐克等。
疼痛治疗:疼痛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之一,可采用度洛西汀抑制疼痛传导,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后,可选用曲马多等阿片类镇痛药进行治疗,但曲马多存在耐受及成瘾的风险。
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是糖尿病足出现感染、溃疡、坏疽后的重要治疗措施,主要是住院通过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感染,防止向其他部位扩散。
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并发症,需要控制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动脉病变、改善足底压力等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否则容易反复发作。
问:糖尿病足可以治愈吗?
答:理论上来说,糖尿病足可以治愈。但临床实际而言,由于治疗困难,病情容易复发,再次截肢的发生率 12% ~ 47%。
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处理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做好血糖控制和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非常关键。若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足,最重要的依然是控制好血糖,其次做好抗凝、扩血管、戒烟等措施,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降低皮肤破损几率,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