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腕管综合征 >

腕管综合征介绍,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介绍

腕管是腕部一“管状”结构,内有正中神经通过,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遭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俗称“鼠标手”。

本病好发于需要长期用腕的人群,如家庭主妇、程序员、木工、厨师等。

主要症状表现为腕前部疼痛及手部麻木无力,常见于正中神经分布的拇指、食指、中指区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带你了解“鼠标手”——腕管综合征

于勇刚 西安市第九医院 康复科 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导致的,任何影响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必需空间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腕管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

  • 外源性压迫:由于外源性的压力可通过腕横韧带直接传导到腕管,因此当手腕部受到长期压迫时容易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从而引起腕管综合征。此外皮肤有严重的瘢痕或者良性肿瘤的压迫也可导致腕管综合征,不过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 腕管管腔变小:腕横韧带可因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等内分泌病变或伤后疤痕形成而增厚,使管腔变小。桡骨骨折、腕骨骨折等腕部的骨折、脱位畸形愈合,可使腕管后壁或侧壁凸向管腔,使腕管狭窄。
  • 腕管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腕管内出现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及伤后血肿、滑膜炎等,都将占据管腔内容积,使腕管内组织结构相互挤压、摩擦,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
  • 职业因素:如木工、厨工、园艺、长期电脑办公等,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或重复同一动作,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变化,也易引起正中神经的损伤。

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容易患腕管综合征

  • 长期用腕的人群,如家庭主妇、程序员、木工、厨师等
  • 老年人
  • 肥胖者
  • 糖尿病患者
  •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肌腱炎的人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哪些因素会导致腕管综合征

张黎 中日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患者常会感到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症状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比较明显。一些症状严重者,疼痛可达前臂、上臂甚至肩部。

  • 初期:以间歇性手、腕部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为特征,且频率逐渐增加。深夜可因烧灼样剧烈疼痛而痛醒,伴麻木及针刺感,适当抖动手腕可减轻不适和恢复知觉。
  • 中期:出现持续性手指疼痛、麻木,随后发生感觉减退,甚至丧失,精细动作的灵巧性下降,如捏硬币、扣纽扣等活动障碍。严重时麻木、疼痛症状会延伸至手肘或肩膀。
  • 后期:可出现大鱼际部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伸展困难,最严重时可出现正中神经支配的区域感觉完全丧失,但极为少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手麻的鉴别诊断

胡二尧 南京市溧水区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如何预防
  • 工作、生活中,避免长时间过度用腕、曲腕,注意腕部保暖。尤其是长期使用腕力的职业人群,工作一段时间后应注意休息,经常放松、按摩腕部,有助于预防腕管综合征。
  • 积极治疗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肌腱炎等疾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阿耀科普|一文读懂“鼠标手”

张耀国 北京康复医院 骨科中心 康复师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传导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一些查体测试,如腕部叩诊、屈腕试验等,以评估是否存在腕管综合征的相关体征。

  • 影像学检查
    X 线及 CT:主要用来排除手腕部骨折、脱位、肿瘤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腕管狭窄等疾病。

    核磁共振(MRI):可以观察正中神经的粗细、压迫等情况,并且确定腕部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是否正常,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 神经传导检查:进行肌电图或神经传统速度的检查,检查若发现腕部区块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变缓甚至波形振幅变小,可判定为腕管综合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很多朋友感到手麻就特别紧张,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颈椎病。

李忠海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本病首选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或发生拇指肌肉萎缩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 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常用方法。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和水肿,常用药物包括甲基泼尼松龙、醋酸强的松龙等。
  • 局部注射利多卡因:也可以减少神经和肌腱周围的炎症反应。
  • 口服皮质类固醇:也可减轻炎症和肿胀,但不如注射药物有效,常用药物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等。
  •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布洛芬,可能会在短期内帮助缓解腕管综合征的疼痛。但是并不能改善腕管综合征。

其他治疗

  • 腕关节支具固定治疗:通过支具固定,可以减少腕关节重复的屈伸及旋转活动,从而减轻肿胀和炎症。
  • 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低剂量激光治疗,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速率和组织代谢,减轻肿胀。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明显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目的为解除正中神经的压迫,为恢复神经功能创造条件。

手术适应证

  • 骨折、脱位或占位性病变造成的正中神经卡压。
  • 大鱼际肌萎缩、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明显感觉减退,神经电生理检查阳性。
  • 保守治疗无效。

手术可分为开放手术和内镜手术。相比于开放手术,内镜手术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比开放式技术更早恢复工作,但是价格也更贵。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腕管综合征的医学小常识(二)微创治疗

陈超 深圳市人民医院 手足显微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应注意休息,同时患手应避免劳累、提重物,避免手及腕部过度活动。
  • 睡觉时患手要垫高,防止手腕部受压。
  • 腕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 对于需长期用手的职业人员,需避免过度用手,避免劳损,注意在工作中适当进行手腕部放松。
  • 使用电脑时,为避免劳损,使用者应保持手腕于中立位,即手与前臂保持一条直线。手部可较之前臂稍低,同时可在腕关节下垫支撑垫。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腕管综合征的诊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24)

李秀存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手外科/足踝外科 副主任医师

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病史过长,正中神经受压过久而严重变性,可能会丧失部分功能。

推荐医生 654位 推荐医院 36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