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癌也叫转移性骨肿瘤,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上,并进一步生长形成的病灶,好发于脊柱、骨盆等部位。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
骨转移癌也叫转移性骨肿瘤,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上,并进一步生长形成的病灶,好发于脊柱、骨盆等部位。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
本病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经由血液、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不断增殖发展而成的。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生骨转移概率比较大。
本病的主要症状有疼痛、肿块、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症状等。
随着骨转移癌的逐渐进展,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本病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实验室检查:可检测血沉、碱性磷酸酶、肿瘤标记物等指标。血沉加快提示有恶性肿瘤,碱性磷酸酶、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有助于确定原发肿瘤。同时,还可通过观察血钙浓度诊断是否合并高钙血症。
病理检查:该检查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析诊断,从而判断肿瘤的性质,为确诊试验。
影像学检查
X 线:该检查可识别可能发生骨折的区域、观察骨骼是否有破坏迹象。
CT:用于发现不明显的骨质破坏和骨转移病灶,还可通过观察病变部位的供血,进一步了解病变范围和骨转移瘤进展。
磁共振成像(MRI):适用于出现在骨髓腔的骨转移瘤,有助于确认骨肿瘤侵袭部位、范围以及周围组织情况。
B 超检查:正常人的骨髓存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当破骨细胞活跃时,则会出现溶骨性骨破坏。该检查适合以溶骨性骨破坏为主的转移性骨肿瘤,可明确病灶的大小、范围。
同位素骨扫描:评估骨骼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方便进一步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
PET-CT:可以用于区分骨转移瘤和原发肿瘤。
骨转移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放疗、化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对症药物治疗等。
常用药物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该方法可杀死肿瘤细胞,不仅可治疗原发肿瘤,对骨转移肿瘤也可产生作用,可减少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
通过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式,可分为单纯放射治疗、术前放射治疗和术后放射治疗。
靶向药物既能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还不会杀伤周围正常细胞,常用药物包括地诺单抗和镭。
本病经过治疗,可以缓解骨疼痛、高钙血症等症状,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但容易发生转移或复发。同时,由于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患者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