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是指在胸片或者胸部 CT 中发现直径 ≤30 毫米、且周围被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影像学图片显示肺结节呈圆形或者类圆形,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可以是单个结节,也可以是多个结节。
直径小于 5 毫米的结节称为肺微小结节,直径 5 ~ 10 毫米之间的称为肺小结节,直径超过 30 毫米则一般称之为肿块。
肺部结节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期大量吸烟者更多见。
肺部结节是指在胸片或者胸部 CT 中发现直径 ≤30 毫米、且周围被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影像学图片显示肺结节呈圆形或者类圆形,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可以是单个结节,也可以是多个结节。
直径小于 5 毫米的结节称为肺微小结节,直径 5 ~ 10 毫米之间的称为肺小结节,直径超过 30 毫米则一般称之为肿块。
肺部结节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期大量吸烟者更多见。
肺部结节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所导致的 ,这些良性病变包括:
主要包括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瘤和类癌肿瘤。
影像学检查
X 线:由于大多数 < 1 cm 的结节在 X 线胸片上不显示,故不推荐 X 线胸片用于肺结节的常规评估。
胸部 CT:有助于了解肺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内部特征等信息,常被推荐用于肺结节的评估。
肿瘤标志物
目前尚无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一般常见的肺部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等仅用于后期治疗效果的评价。
功能显像
对于实性成分 >8 mm 的肺结节,PET-CT 有助于鉴别良性或恶性,此外,动态增强 CT 扫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非手术活检
气管镜检查:常规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管镜直视下刷检、活检或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
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可在 CT 或超声引导下进行,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手术活检
胸腔镜检查:适用于无法经气管镜和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等检查方法取得病理标本的肺结节,尤其是肺部微小结节病变,行胸腔镜下病灶切除,即可明确诊断。
纵隔镜检查:作为确诊肺癌和评估淋巴结分期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临床评价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应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问:肺部结节应该如何用药与复查?
答:发现肺部结节后,切勿自行用药与停药。用药期间请注意是否发生恶心、呕吐、过敏的情况,必要时就医处理。
如果肺部结节病因不明且暂时不需要手术,患者应每三个月到医院复诊 1 次,主要行肺 X 线等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是否增大;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术后也需定期复查,以观察结节是否消失,或者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