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脏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一针闭塞“罪犯”血管
近日,家住湘乡的唐先生(化名)因双侧腰痛难忍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双肾多发结石伴重度积水,患者遂住院以求进一步治疗。综合各方面情况后,由泌尿外科为患者行经皮微创肾造瘘取石术,手术成功解除了患者右肾的结石梗阻,其重度积水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然而术后第5天夜间,患者自觉病情基本恢复、第二天就可以出院,遂没有遵循医师的交代,擅自下床上了趟厕所。肾脏造瘘管不经意间就移动了位置,从导尿管中突然排出大量鲜红色血尿,且血红蛋白量由120g/L左右进行性下降至80g/L,情况十分危急。如果急性出血不能得到控制,最终患者将面临切除右侧肾脏才能保住生命。然而病人双肾长期重度积水,肾功能严重受损,如果切除一侧肾脏则可能面临长期透析的结局。就在这紧急时刻,经过我院介入科胡赞主治医生紧急会诊,考虑患者很有可能是穿刺后肾动脉小分支受损出血,遂决定对其实施急诊,行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介入栓塞术。术中,放射科介入科康友根主任医师和胡赞主治医师经过对右肾动脉分支的细致超选及反复造影,再对造影的片子进行仔细分析,终于发现患者右肾上动脉的一小分支形成了一绿豆大小的动静脉瘘。介入医生经过仔细操作,在患者的出血动脉内注入明胶海绵小条,之后造影见“罪犯”血管成功闭塞,整个手术历时约1小时。
术后,患者血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第二天,患者尿液较前清亮;3天后,尿液完全清亮,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有所回升,从而避免了切除肾脏及大量输血的风险。目前,患者情况稳定,恢复良好。
据介入科康友根主任介绍,理论上出血量小于2毫升/秒的动脉血管在造影中不易发现,只能通过一些间接征象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来推断。肾脏出血量大时,常规一般采用手术治疗,需要部分切除肾脏或全部切除肾脏,这样虽可挽救生命,但因摘除部分肾脏而造成脏器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对患者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存在风险大、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而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外伤性肾出血,较外科手术创伤小,安全,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肾组织和肾功能,而明胶海绵作为可被完全吸收的栓塞剂,2周后可被吸收,动脉能够再通,有利于肾功能恢复。介入方法作为治疗外伤性肾出血是一种新的方法,它具有以下优点:1、有诊断治疗的双重效果,可直观、全面显示出血的部位,治疗针对性强;2、栓塞止血效果确切,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3、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肾脏功能;4、操作方便,栓塞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少。
本文是康友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