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医院神经阻滞癌性疼痛技术成功推广
日前,一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的食道癌患者在市中心医院做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后,上腹部疼痛完全缓解。这标志着我市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PNCPB术)再获成功。
据该院放射介入科康友根主任、欧阳欣医师介绍,60岁的张姓患者是我市某单位退休职工,1年前被确诊为食道癌并行外科手术治疗,3月前因顽固性腹痛在长沙某大医院复查发现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因无法手术仅予口服止痛药治疗;随后,上腹疼痛逐渐加剧,传统的止痛药已无效,患者每两小时就需要注射超大剂量杜冷丁止痛,而且顽固性的疼痛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睡眠。患者和家属都长期处于极度焦虑状态,迫切要求最大限度地缓解疼痛。手术中,医生在螺旋CT引导下,于患者第12胸椎、第1腰椎间水平经过皮肤穿刺,第一步,到达腹腔动脉周围神经部位,先注射利多卡因封闭神经,再注入无水酒精,使该部位的交感神经节变性坏死,达到阻止痛觉神经传导的效果;第二步,穿刺至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团块内,注射无水酒精,将肿瘤转移灶消融毁损,达到标本兼治目的。治疗完回病房后,病人当即安然入睡。第二天查房的时候,病人及家属紧紧拉住医生的手直说谢谢。第3天,病人因腹痛完全缓解,不再使用杜冷丁等麻醉止痛药,又出现流涎等戒断症状,胡赞主治医师及周扬飞护士长及时赶到病人床前,耐心安慰和鼓励病人战胜“心魔”。出院时,病人精神食欲等症状大为改善,神采奕奕地走出了病房。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是解除或缓解腹部顽固性疼痛、尤其是上腹部恶性肿瘤晚期疼痛的有效方法。最常用于胰腺癌、肝脏肿瘤、肾上腺淋巴结转移和克隆病引起的上腹部持续性疼痛的治疗。CT以其影像清晰、定位准确见长,可以清楚显示腹腔丛周围的重要结构及其位置改变,安全性高。临床研究表明,PNCPB术后常可立即或在次日解除或缓解腹部癌痛,部分病例3日-5日后产生显著效果,单侧阻滞有效率70%-88%,双侧阻滞率可达95%以上。
康友根教授认为,早期使用神经阻滞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吗啡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尽管最近推崇吗啡止痛,但仍有不少病例无法充分控制疼痛。对于按WHO三阶梯进入第3阶段的内脏癌痛,可并用吗啡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本文是康友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