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雨
主任医师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普外科
肝移植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3例报告
3337人已读
夏雨[1] 张峰[2]
[摘要] 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接受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于术后31小时死亡;另2例术后生活质量提高,1例于术后6月死于肝癌复发肝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5月死于乙型肝炎复发肝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可以提高晚期肝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巨大原发性肝癌应慎行肝移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移植
临床资料:
病例1:男,36岁,04年1月及4月在外院行TACE治疗。7月1日在全麻下行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置泵化疗,8月泵内化疗5Fu0.5、MMC6mg、碘化油5ml;10月再次入院,11月4日行肝移植术,肝肿瘤大小为18×15×15cm,术中出血5500ml,输全血2000ml,红细胞19U,血浆2100ml,手术时间共7.5小时。术后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第三天可下床;11月25日出院。术后服用新赛斯,并于术后40天行化疗1次,方案为:5-Fu0.5×5d;喜素10mg(1、3、5d);阿霉素40mg(1、5d);术前术后 AFP 、ALT及TBIL的变化和新赛斯平浓度见表1。
表1:
|
术前 |
术后15d |
术后25d |
术后40d |
术后110d |
术后130d |
AFP(ng /ml) |
97.9 |
9.6 |
6.1 |
4.9 |
56.23 |
1346.0 |
ALT (U/L) |
46.1 |
38.9 |
28.8 |
27.1 |
327 |
1022 |
TBIL(umol/L) |
11.9 |
12.6 |
10.8 |
11.2 |
15.8 |
35.7 |
新赛斯平浓度(ng/ml) |
|
418.6 |
384.1 |
308.3 |
312.5 |
280.3 |
术后5月CT示:肝内多发低密度病灶,考虑部分梗死可能,伴肝内转移瘤。术后178天死于肝衰竭。
病例2:男,35岁,因腹胀6天入院。查体:无黄疸,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肋下可及4cm,质硬,脾可及7cm,质中,腹水征阳性。MRI:1、肝硬化,大量腹水,脾肿大;2、肝右叶巨大肝癌(11×8×8cm)伴肝内弥散结节,门静脉右支癌栓;3、腔静脉肝内段狭窄。AFP367.7ng/ml,CA19-9 74.7u/ml;诊断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脾肿大。家属坚决要求行肝移植,等待供肝过程出现腹痛,腹穿得不凝固血液,拟诊肝癌破裂出血而在全麻下手术止血;次日完成肝移植手术,手术时间29小时。术中出血7150ml,输血5200ml,血浆1300ml。患者于术后31小时因凝血功能障碍休克死亡。
病例3:男,50岁,因右上腹胀痛1月入院。查体肝肋下可及4厘米,CT:原发性肝癌,肝内见56×88mm、38×76mm,23×25mm肿瘤,中量腹水,AFP1036ng/ml,TBIL16.1umol/L, ALB39.5G/L,ALT108U/L,AKP284U/L,γ-GT422U/L。MRI:原发性肝癌并肝内多发转移,腹水。于入院后2周在全麻下行肝移植,有2000ML清亮腹水,肝表面结节样,布满1~10厘米大小肿瘤,术中出血4000ml,输全血2400ml,血浆1400ml,共计8.5小时。住院期间共输血红细胞2U,血浆5000ml,全血4000ml。术后患者感精神状态良好,第三日下床活动进流质饮食,服用新赛斯平,彩超示:门静脉12mm,肝动脉7mm,胆总管7.6mm均显示清晰通畅。2周后出院。术后3月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诊断乙型肝炎复发。术后4月死于肝功能衰竭。术前术后 AFP 、ALT及TBIL的变化和新赛斯平浓度见表2。
表2:
|
术前 |
术后15d |
术后25d |
术后40d |
术后90d |
术后100d |
AFP(ng /ml) |
97.9 |
49.6 |
34.18 |
24.7 |
56.23 |
48.9 |
ALT (U/L) |
108.0 |
273 |
28.8 |
27.1 |
256.1 |
331.2 |
TBIL(umol/L) |
16.1 |
53.6 |
10.8 |
11.2 |
265.7 |
460.7 |
新赛斯平浓度(ng/ml) |
|
407.5 |
345.5 |
301.5 |
298.1 |
345.4 |
讨论:
目前,巨大原发性肝癌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多采用TACE、氩氦刀以及免疫药物等治疗,随着肝移植手术的大量开展及其在患者心中的影响,许多大肝癌患者选择肝移植治疗方法,且目前国内外对肝癌是否适宜肝移植治疗仍存在争议。因此,近阶段肝移植患者中不乏晚期患者。
在肝移植的早期,肝癌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所选择的往往是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认为肝癌大多是多中心发生,且多伴有肝硬化,肝移植切除了整个病肝,既根治性切除了肝癌,又解决了肝硬化继续演变为肝癌的问题。虽然肝癌病人肝移植术后早期效果良好,然而,肝癌肝移植远期疗效不好,尤其是在免疫抑制状态下,肿瘤的复发可能性大为增加。由于术后处于免疫抑制状态,60%的病人在术后半年肿瘤就复发。综合欧洲7个肝移植中心的资料,发现肝癌病人肝移植术后2年存活率只有9%~18%。Pittsburgh的资料表明,肝癌病人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与肿瘤直径明显相关,如果肿瘤直径小于5cm,其l、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77%、68%和68%,而肿瘤直径大于5cm时,其1、3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51%、25%和25%[1]。现在一般认为肿瘤直径小于5cm且合并严重肝硬化的病人是手术适应证。
在选择肝移植受体时,必须根据原发疾病的自然病程、常规治疗效果和预后、以及目前对这个疾病作肝移植可望取得的结果来综合权衡[2]。从本组3例肝移植疗效看,1例肝移植前已发生肝癌破裂出血,肝移植后因凝血功能障碍休克死亡,2例肝移植存活者,精神状态良好,早期AFP下降,ALT及TBIL正常,可见巨大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后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可以提高,但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故巨大原发性肝癌应慎行肝移植。
参考文献
1、Ismail T, Angrisani L, Gunson BK et al. Primary hepatic malignancy: The rol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Br J Surg.1990,77 : 983
2、吴建卫。临床肝移植。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16
作者单位:[1]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医院.330003
[2] 江苏省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夏雨,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肝肿瘤治疗
本文是夏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