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脏科普系列(三)--------巨脾微创术后护理与复查
文章三:巨脾微创术后护理与复查
一、术后的护理小贴士
1、病人术后当日全身麻醉完全清醒后,可在床上自行翻身及协助解小便。
2、术后一天后,可进少量流质饮食(米汤、清稀饭等,忌牛奶,忌含糖高的饮料)。进食后病人如无不适,可继续进食流质饮食。待出现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半流质和普通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高脂肪、胆固醇食物,忌不易消化高蛋白饮食。
3、早期下床活动以刺激肠蠕动恢复,亦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和褥疮的发生。这是很多患者有疑问的一点。很多患者因为担心术后伤口裂开、伤口疼痛而不敢下床运动,其实,早期适量活动对于术后恢复帮助很大,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还对于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长时间卧床形成褥疮有积极作用,糖尿病患者应该尤其注意这些问题。
二、术后复查
下图是一例腹腔镜巨脾切除患者术后的情况。可以看出,患者腹部切口较小,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自诉感觉良好,既往的压迫症状和贫血心慌症状明显改善。
下图:术后切口
术后复查的主要内容与常见并发症;
(1)术后出院后可在半个月左右复查血常规、凝血等,注意血细胞情况;必要时复查腹部B超,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2)常见并发症:
1、术后出血:多在术后24-48小时发生。术中注意严格止血,可有效预防。
2、感染:常见有膈下感染、盆腔感染等。主要症状为高热腹痛等。术中严格止血,术后置管有效引流可有效预防。
3、血栓形成:常见有门静脉血栓、肠系膜静脉血栓、视网膜动脉血栓等。故术后应及早观察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在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值的同时要观察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体征的变化,术后3、6、9天分别行门静脉彩超检查,一旦发现门静脉或脾静脉有血栓形成时,及时用尿激酶溶栓、肝素钠抗凝治疗,必要时,口服祛聚药物阿司匹林3个月,都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
4、婴幼儿患者可能会出现OPSI(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此病多由于肺炎球菌引起,起病隐匿。故小儿术后出现骤起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及早就医,早期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专家简介
孙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擅长复杂肝胆胰脾肿瘤的手术治疗、原位肝脏移植术和胆道重建术等。近年潜心于肝胆胰脾外科的微创治疗,腹腔镜下肝脏、脾脏、胰腺肿瘤切除术,及复杂胆石症的双镜联合、三镜联合的系统化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创新。获得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度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9~2013年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国际交流项目一项。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上海市级课题两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市一南院)。
本文是孙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