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冷军 三甲
冷军 主任医师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康复医学科

夏季艾灸正当时

2209人已读

夏季是万物生长茂盛的季节。汉代董仲舒说:“阳长居大夏,以生万物。”由于此时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所以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温高,阳光充足,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

艾灸是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增强应激能力。

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正是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时期。节气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天艾灸结合了环境热、人体内热、艾灸本身的热度,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艾灸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

根据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依据春夏养阳原则采取夏季养心长夏养脾胃夏季饮食调养冬病夏治等干预措施并选取灸法作为干预手段可达到治未病之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夏季顺应外界高温环境人体内部的特点,结合艾灸,治疗阳气不足甚至元阳不足导致的疾病是最佳季节。

督灸任脉灸又是所灸法中温阳作用最强的两种方法任脉灸其施灸部位从鸠尾穴至中极穴,脐内填温脾肾阳气的药物,对阳证、虚证、寒证可以起到温阳补虚,补中益气,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益气活血的作用,对慢性腹泻、前列腺疾病尤为有效。

督灸则是在人体背部督脉上,从大椎穴至腰俞,沿脊背正中线上敷药粉,再于粉上铺底宽125px、高62.5px的姜末,上铺艾绒条,然后用火将两头与中间点燃施灸,使整条艾炷慢慢地燃尽,每次可灸1-3壮。督灸集督脉、药物、生姜和艾灸治疗作用于一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多管齐下,直对病所进行全身调整,发挥温阳散寒、补肾通督、壮骨透肌、行气活血、破瘀散结、通痹止痛之功,达到补肾虚和通督滞“标本同治”的效果,同样对颈肩腰腿痛、前列腺疾患有很好的疗效。任脉灸和督灸,一开始可以局部温热舒适,二十分钟左右就会感到全身发热,每次需灸治1.5-2小时,灸后有明显轻松感,1-2小时候身体内部还有温热感,精神充足、精力旺盛。一般每周灸1-2次,年头较久的疾病建议隔日一次。

夏季艾灸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也是很好的适应症。

冷军
冷军 主任医师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