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癌诊疗方法
一、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增长可出现下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晚期卵巢癌的症状多由腹水、网膜或胃肠道转移引起如腹胀、气短、上腹不适以及肠道不完全梗阻或完全梗阻的症状。
(二)体征
盆腔肿块、腹水
(三)实验室检查
血清CA125、AFP、HCG水平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B超或CT提示盆腔占位
(五)病理学
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二、分期 FIGO(1986)
Ⅰ期肿瘤局限于卵巢
ⅠA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无腹水,包膜完整
ⅠB 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无腹水,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
ⅠC ⅠA 或ⅠB期肿瘤包膜破裂,表面有肿瘤生长,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发现恶性细胞
Ⅱ 肿瘤侵犯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盆腔转移
ⅡA 肿瘤侵犯卵巢,并有子宫和(或)输卵管转移
ⅡB 肿瘤侵犯卵巢,,并有其它组织转移
ⅡC Ⅱa或Ⅱb期肿瘤包膜破裂,表面有肿瘤生长,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发现恶性细胞
Ⅲ期 肿瘤侵犯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腹膜种植转移超出盆腔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肝脏表面转移。肿瘤局限于盆腔但有组织学证实侵犯小肠和网膜
ⅢA 肿瘤局限于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组织学证实腹膜种植
ⅢB 腹膜种植转移灶直径≤2cm,淋巴结无转移
ⅢC 腹膜种植转移灶直径>2cm,和(或)腹膜后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Ⅳ 肿瘤侵犯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远处转移,包括腹水或胸水细胞学找到癌细胞,肝实质转移
三、治疗
(一)治疗原则
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辅助治疗中,化疗是重要治疗手段。
(二)手术治疗
手术的原则 因患者个体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早期癌的全面探查分期术以及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应以尽量切除肿瘤为原则,不管肿瘤大小及有否腹腔内转移,只要能够耐受手术皆应尽量切除肿瘤,减少手术残存肿瘤。这种手术称为细胞减灭术或减瘤术。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新工艺辅助化疗后减瘤术、间隔减瘤术、二次剖腹探查术、复发癌的二次减瘤术。手术完成以后残存肿瘤直径≤1cm者称为理想的手术。残存肿瘤直径>1cm者为亚理想的手术。
(三)化学治疗
⒈ 适应证
⑴ 对卵巢恶性肿瘤除IA 高分化符合保留生育功能者外,其余IB 期及IB 期以上者手术后皆应辅化助化疗。
⑵ IA 期病理Ⅲ级(G3)也应考虑术后化疗。
⑶ 初次手术未能成功切除病灶,可先行化疗2~3个疗程后再次手术。
⒉ 常用化疗方案
⑴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一线方案
PC方案
TP/C方案
CAP方案
⑵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二线方案
DC方案
HD-IFO+DDP
单药方案
Etoposide 50 mg/m2/d PO D1-21
每4周重复
Tamoxifen 20mg PO Bid×30d
⑶ 生殖细胞恶性肿瘤
PVB方案
VAC方案
⑷ 性索间质细胞瘤
可参考以上的化疗方案。较常用的化疗方案有CAP、VAC、VBP方案。
⒊ 腹腔化疗
卵巢癌的播散转移主要位于盆腹腔内,为了增加肿瘤与药物接触以提高治疗效果,腹腔化疗已成为治疗卵巢癌的一个重要给药途径,在晚期病例的治疗中,腹腔化疗更为重要。常用药物:DDP100mg/m2 ,配合全身化疗或Taxol 60 mg/m2 /W×16。
(四)放射治疗
在卵巢恶性肿瘤中,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最敏感,颗粒细胞瘤属中度敏感,而其它的病理类型不够敏感。对上皮性癌并不主张以放疗作为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在Ic期,或伴有大量腹水者经手术后仍有细小粟粒样转移灶或有肉眼看不到残留病灶的,可辅以放射性同位素腹腔内注射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⒈ 体外照射
全腹照射野 照射野的上界为静态呼吸时膈顶上2cm。下界为闭孔下缘,两侧界延伸到双侧腹膜外2cm。全腹照射野的剂量为2500~3000cGy,肝肾挡铅保护。
盆腔照射野的剂量为4000~5000cGy,射野的大小及剂量可根据病灶的大小及部位适当调整。
⒉ 放射性同位素
通常采用放射性32P,先在腹腔内滴注生理盐水400ml,接着一次性注人32P15mCi,再注入生理盐水600ml。注射完毕后嘱患者每15分钟更换体位一次,使32P在腹腔内分布均匀。
四、随访
(一)随访时间 在治疗后的第一年,每1~2月复诊一次;第二年,每三个月复诊一次;第三年以后可适当延长。
(二)随访内容 胸部X线片,腹、盆腔B超或CT检查、CA125、AFP、HCG等。
本文是张茂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