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俊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人物】尤俊:只有喜欢才能不知疲倦地付出

发表者:尤俊 人已读

【人物】尤俊:只有喜欢才能不知疲倦地付出

2015-10-30 厦门名医 厦门名医

爷爷是留学美国的内科专家、父亲是骨科领域权威、母亲是受人尊重的妇产科医生,出身医学世家的尤俊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然而,事实上,作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胃肠外科二科主任,尤俊的付出并不比别人少。每天早晨7:30就提前到医院,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态;为了打下坚实的基础,刚成为医生的前五年,几乎每台手术的拉钩他都上;勇于尝试、勇于摸索,他带领科室团队把腹腔镜微创手术推向成熟……这一切都是出于他对医学的热爱以及对成为一名无愧于心的医生的执著。

谈从医
喜欢才能不知疲倦地付出

尤俊来自有名的医学世家,正是在这氛围下,他不断激励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尤俊的爷爷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曾留学美国,后来进入福建省立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工作,是一位知名的内科专家,后来从事细菌学研究。父亲尤元璋也是厦门知名的骨科专家,年逾古稀仍在为患者发光发热。母亲原是厦门市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是林巧稚奖获得者。

在尤俊印象中,父母虽忙碌、辛苦,但每当他们挽救回一位患者生命时露出的那种欣慰的笑容以及救死扶伤的成就感,都深深地打动了他。“有一天我也要穿上白大褂”,这成了尤俊的憧憬。

终于梦想成真,1993年,尤俊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进入第一医院肿瘤科工作。

“刚成为医生的前五年,真是挺苦的。”尤俊回忆,“为了多学点临床知识,让基础打得牢一点,几乎每台手术的拉钩我都上。”尤俊是真心喜欢医生职业,他说,只有喜欢才能这样不知疲倦地付出。

从医二十几年来,尤俊几乎没有公休过。每当科室住进一个新的患者,特别是有并发症的,就算回到家,尤俊都还在挂心,半夜一旦出现情况,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患者好转了,尤俊的心才能放下来。8000多个日夜,尤俊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谈专业
对腹腔镜手术感情浓厚

对腹腔镜手术,特别是胃肠腹腔镜外科手术,尤俊有着浓厚的感情和发自内心的热爱。

肿瘤治疗在走向微创化,第一医院也紧随这一步伐,在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手术。尤俊的第一台腹腔镜手术是在科室老主任的带领下做的,当时他们都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腹腔镜手术遇到困难,就为患者施行开放手术。“这是对患者负责,我们都希望通过手术能让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一年多前,尤俊接诊了一位低位直肠癌患者,患者病情严重,癌细胞已发生转移。当时,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的腹腔镜手术已开展得比较成熟,尤俊当机立断为患者施行手术切除肿瘤。手术过程中,在患者腹部开3厘米左右的一道小口,在腹腔镜下完成了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和肝转移灶切除术。如今,这位患者定期来复诊,已经和尤俊成了朋友。

正是由于这份热爱,尤俊在医生道路上不断精益求精,他还参与了《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这本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书籍的编写。尤俊把自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体会都写进了这本书里。

谈科室建设
严以待人,更严于律己

“一个科室要发展,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发展,整个团队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在科室主持工作,尤俊一直践行这一点。

对科室的医生,尤俊总是说:“基本工作做好是应当的,要有更宽阔的视野,争取更大的提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尤俊总是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把科室的年轻医生外派去学习,并期待他们带回更先进的技术,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不仅对科室的“战友”们严格要求,他也严于律己,时刻奋战在一线。每天早晨7:30,还未到上班时间,尤俊已经来到医院,了解住院患者前一天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去查房。

查完房便开始一天的“重头戏”———手术。尤俊平均一天要做两台手术。往往早上手术结束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一两点才吃午饭是常事。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他又要投入下一台手术。晚上回到家,他经常要反复研究白天手术的录像,总结经验,或是写学术论文,常常工作到夜里一两点。

“休息的时候我喜欢打羽毛球、游泳,但都只能见缝插针地放松放松。”尤俊笑说,“谁让我是一名医生呢!人如果对一件事情饱含热爱和兴趣,即使再累也能坚持下来,能从中收获发自内心的愉悦。一台成功的手术,一个优秀的视频,就能使我们忘记疲倦。”

名医名片

尤俊 主任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胃肠外科二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腔镜内镜专家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癌学组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委员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胃肠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厦门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厦门肠内与肠外营养协会常委。

2011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访问和学习,2012年前往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附属Bundang医学院访问、学习。在胃肠肿瘤的诊治特别在胃肠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





记 者 蔡樱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