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文章
发表者:尤俊 人已读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流行病学报告我国直肠癌患者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占比近70%,一旦被诊断为直肠癌大部分患者瞬间会处于一个“懵逼”状态该debuff(不良状态)的持续时间在数秒到几周不等,甚至更久心理素质好的可自行恢复,也可在亲友的帮助及鼓励下被驱散掉。
从迷茫中略有清醒之后你迫不及待的找到胃肠外科医师大夫询问了你的病史看完了你的检查报告,并且对你做完了“印象深刻”而又“不齿于言语表达”的体格检查。
该项不可描述的医学检查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菊花”的命运。有时候大夫一脸遗憾的看着并且告知“啥也摸不到”那么恭喜你及你的“菊花”手术过后你们仍旧可以愉快的在一起。
但是当大夫一边“兴奋”的在你“菊花”里反复触摸一边一脸认真的对助手说“记录一下距肛门XX厘米可触及肿瘤下缘……
你也过来摸一下……”
这时望着大夫们若有所思的眼神
你再次陷入了迷茫,我的“菊花”还能保住吗?
希望读完此文
您能对直肠癌手术有初步的印象
直肠癌手术的前世今生
直肠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
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直肠癌手术时如何保留肛门及其功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困扰胃肠外科医生的难题。
因此给每一位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住肛门,成为了每一位胃肠外科医生追求的夙愿。
直肠癌手术种类繁多不一一赘述,下文仅就目前主流直肠癌手术方式作简单的介绍。
1
1908年Ernest Miles首先报道了直肠癌最具近代意义的手术方式--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手术),该手术是最为经典的直肠癌手术方式之一,迄今为止仍在广泛实施。
目前仍是腹膜反折以下中低位直肠癌切除的适应症,该手术方式需切除肛门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
在以前患者可以通俗理解为,一旦肛门指诊有触及到肿瘤下缘,那么结果便是“菊花”不保。
2
1944年Dixon介绍了一种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被称为直肠癌Dixon手术,这种手术方原本适用于腹膜反折以上的中高位直肠的保肛手术。
近年来随着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手术)概念的普及、吻合器的诞生、直肠肿瘤下切缘的确认、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开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Dixon手术得以扩展到适用于中低位直肠癌。
在目前腹腔镜、机器人等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支持下,Dixon手术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保肛手术方式。
3
为追求超低位保肛技术,近年来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以及经肛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aTME)逐渐兴起。
由于ISR手术切除了内括约肌,使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根治手术能达到最大的可能,且多数患者保留了可接受的肛门功能。
仅从技术层面而言,只要肿瘤未侵犯外括约肌理论上都可以为患者保留肛门。
相对传统的经腹保肛手术,taTME则是另辟蹊径的开拓了经肛门腹腔镜微创手术,该手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肿瘤下缘的确定以及末端直肠的裸化,使得超低位保肛手术更加安全可靠。
另外,taTME手术的开展,为以往因肿瘤体积较大、直肠系膜肥厚、骨盆狭窄以及体形肥胖而需切除肛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更多的“菊花”门可以陪伴患者度过一生。
ISR及taTME手术因其手术难度较大,且适应症较为局限,目前仅在少数医院开展。
自2017年开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开始开展ISR及taTME手术,并牵头在福建省成立taTME学组,目前科室已正式挂牌成为“全国经肛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
成功的为更多患者保留住了肛门,使他们获得了良好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信心。
本文是尤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