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养生箴言,值得现代人学习
1……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黄帝内经》
2 “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
《寿世保元》
3 “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景岳全书》
4 “凡一切病后将愈,表里气血耗于外,脏腑精神损于内,气血虚弱,倦怠无力,是其常也,最宜安心静养,调和脾胃为要。毋妄想,慎起居,避风寒,戒恼怒,节饮食,慎房劳,是为切要。若再犯之,即成虚损,虽有良药,亦难十全矣。……戒诸谨诸!”
《不居集》
5 “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老老恒言》
6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
《养生四要》
7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摄生三要》
8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
9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
10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
本文是王伟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